关于重迹的诗词(955首)

21 《重会岩》 宋·郭凤

重华人逸夏商前,奚取名岩紫洞巅。
深入才如窥寸管,仰瞻早已到中天。
仙田有迹闲芳草,韶乐无声奇滴泉。
遐想温薛游古昔,恍如瞻对听虞弦。

22 《重过龙居寺》 宋·刘政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故墨犹余迹,忠魂已断头。
疎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23 《重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此地今重到,藤萝长碧阴。
缅思仙去后,长有客来吟。
出鸟江涛白,连云岭树深。
杖藜宜少驻,灵迹尚堪寻。

24 《重建岘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
山形卑堕不峻极,屹若巨首临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绝水阙左非其亹。
砠巅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罗芳荪。

25 《重过瑞金江》 宋·吴浚

水瘦滩声健,天寒霜意新。
犬牙舟过石,鱼贯路行人。
到眼心应识,回头迹易陈。
时平刀剑息,失喜问遗民。

26 《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句》 宋·吴育

羊公千载得清吟,芳迹虽遥契昔心。
更与岘山为故事,凛然风格照来今。

27 《重游大涤洞天》 宋·张蕴

涧水冷冷石发新,松花香靓翠崖深。
云生不没仙人迹,丹化犹啼捣药禽。
洗眼人多求圣水,醒心吾独爱清音。
杖藜更欲过新洞,无柰春空又作阴。

28 《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宋·赵汝遇

峨峨城南楼,缔创知几时。
楼前中津水,潮来复潮归。
眷此云海区,襟带东西溪。
图牒考往事,杳杳孤鸿飞。

29 《重过康庄驿》 明·孟洋

汝上初经月,康庄兹再行。
孤心天外系,白发道边生。
雪草交狐迹,风沙斗马鸣。
遥怜清济色,未肯濯尘缨。

30 《重九(二首)》 明·朴隐禅师

旧日重阳节,唯寻面米春。
忽经时到眼,但觉老随人。
白发虽多难,黄华不厌贫。
登高本无意,踪迹愧红尘。
¤

31 《中夜闻风雨满林明旦即为重九情之所至辄见一》 明·许继

梦觉清夜分,林塘响风雨。
虚怀怯病枕,展转心自语。
重阳适兹日,兴感眷时序。
柔道方汇征,嘉名固宜与。

32 《重游姑苏登黄氏旧楼》 明·许穆

吴门烟柳绿参差,倚遍阑干有所思。
雨暗园林花落早,春寒帘幕燕归迟。
峨眉尚想台前月,鹤发空添镜里丝。
一曲悲歌吊陈迹,伤心不似旧游时。

33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宋·王安石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34 《重将》 宋·王安石

重将白发旁墙阴,陈迹茫然不可寻。
花鸟总知春烂熳,人间独自有伤心。

35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宋·范成大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36 《仙迹岩》 宋·辛弃疾

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
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
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
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37 《重到临淮寿圣院》 宋·张耒

陈迹不可访,旧游三十年。
相逢非故物,大半已沉泉。
世界扬尘海,浮生不系船。
老人无固必,醉即掩篷眠。

38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斋堂》 宋·无名氏

辨道焚修练性根,应时粥饭益真元。
斋馀有报君恩重,寿祝无疆帝道尊。

39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钟楼》 宋·无名氏

重楼高耸丹霄外,深夜声摩碧落中。
神通无量鸿音远,永镇名山有显功。

40 《重送杨明叔》 宋·梅尧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 关于重迹的诗词 描写重迹的诗词 带有重迹的诗词 包含重迹的古诗词(9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