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史的诗词(388首)

101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 宋·赵文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

102 《和子野见寄十二辰体》 宋·仇远

良工鼠须笔,戢戢囊颍露。
抄诗节经史,汗牛车载路。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数。
细声笑蚯蝇,妙趣忘鱼兔。

103 《悟上人同过史氏隐居》 宋·仇远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
只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
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
莫笑田翁无款待,绿菱新摘酒新篘。

104 《余卧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见》 宋·宋庠

病客卧穷里,衡扉掩残春,隳官道家藏,窜跡农廛民。
朝罗噪饥雀,暮席流芳尘。
尸居怳踰岁,踵息动弥旬。

105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明·李东阳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
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106 《石季野县丞见示喜雨诗次韵为谢》 宋·晁公溯

骄阳裂厚地,沃壤变焦土。
野老呼苍天,吁嗟击雩鼓。
三时农甚劳,一饱天宜与。
自惭为刺史,封内当镇抚。

107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宋·陈普

气力才胜野外仪,情怀颇乐汉中儿。
两生礼乐留侯箸,此事而翁却自知。

108 《咏史下·司马温公》 宋·陈普

矩步规行范古今,山樵野牧共讴吟。
荷衣兰佩通身是,却看离骚不入心。

109 《咏史上·光武祭遵》 宋·陈普

东山纪律久无闻,钲鼓才鸣玉匣尘。
牧野再逢诸葛亮,两阶重见祭将军。

110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 宋·方回

名臣汲黯郑当时,笔阵秦王将尉迟。
疾电震雷千里起,乖龙老蜃九渊知。
诸公犹羡归田乐,老我终无叩角悲。
补{衣中加八}得人卧桑野,可愁二月卖新丝。

111 《万山堂呈史察使》 宋·方回

质肃英声盖九州,名孙吾获与之游。
胸中所学万青简,堂上有亲双黑头。
买砚新添行橐重,抄书勤过野庐幽。
雕鞍长剑纷纷是,人物如斯岂易求。

112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宋·方回

万里蚕丛国,西南出漏天。
吐蕃唐徼接,越巂汉疆连。
参井星躔外,岷峨雪界边。
{左牛右羊}船元下粤,剑栈忽朝燕。

113 《王御史野塘图歌》 宋·方回

野塘之水兮其色油油,以畜以泄兮灌我良畴。
弋有凫雁兮盟有鸥,我出而仕兮可则进,脱如不可兮还我锄耰。
水之上兮山之下,

114 《次韵史才孺咏雪四首》 宋·郭印

怪得天飞雪,寒成晓不同。
练光铺迥野,玉屑下长空。
片片梅花雨,团团柳絮风。
人间呈瑞应,还喜兆年丰。

115 《和史太师蜗室三首》 宋·释宝昙

卧听花敷宝篆灰,坐看野马与尘埃。
有时笑入棋声去,千骑雷奔挽不回。

116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岸木萧疏野望宽,小楼西角剩凭栏。
江边一树垂垂发,留与纷纷雪裹看。

117 《余行江湖余五十载备知交态唯心史观熏自闻始》 宋·释文珦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
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
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
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

118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霁》 宋·苏颂

雩帝临初孟,涓辰用吉辛。
肄仪惭陋学,司直接名臣。
出从笼街驭,时观避路人。
雨馀鲜野服,云霁变鱼鳞。
觚陛牲匏洁,公卿冕佩辏。
共期严荐享,上副圣心纯。

119 《饯王书史》 宋·杨公远

揽辔来时柳未烟,榴花又见火初然。
一春人坐冰霜国,四野农歌蚕麦天。
教雨仁风弥歙境,屏山练水入吟编。
明朝马首东归去,伫看清名到日边。

120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唐·杨炯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 关于野史的诗词 描写野史的诗词 带有野史的诗词 包含野史的古诗词(3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