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棹的诗词(215首)

21 《送施野夫赴举》 宋·强至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
吴河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22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日怕渡野塘寒酒罢》 宋·郑刚中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
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
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
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23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宋·李弥逊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横短笛,罢鸣榔。
红藕花繁作阵香。

24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袁凯

一舸夷犹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25 《送赵子野归》 宋·刘宰

秦淮契阔几经春,钓月临风入梦频。
万灶无哗新号令,一樽相属旧殷勤。
绿波南浦予回棹,落日孤城子问津。
聚散云萍浑若此,临分一笑大江滨。

26 《七夕泛舟二首》 唐·卢照邻

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
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27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 唐·张九龄

江水天连色,无涯净野氛。
微明岸傍树,凌乱渚前云。
举棹形徐转,登舻意渐分。
渺茫从此去,空复惜离群。

28 《菱》 唐·李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29 《菱》 唐·李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30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唐·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夏天田园

31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32 《姑孰十咏》 唐·李白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咏物组诗

33 《答杨奉礼》 唐·韦应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34 《答杨奉礼》 唐·韦应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35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唐·岑参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写人禅意

36 《送韦判官赴闽中》 唐·皇甫曾

孤棹闽中客,双旌海上军。
路人从北少,海水向南分。
野鹤伤秋别,林猿忌夜闻。
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

写山写景言志

37 《送韦判官赴闽中》 唐·皇甫曾

孤棹闽中客,双旌海上军。
路人从北少,海水向南分。
野鹤伤秋别,林猿忌夜闻。
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

38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39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赞颂写人友情

40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唐·杜甫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
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 关于野棹的诗词 描写野棹的诗词 带有野棹的诗词 包含野棹的古诗词(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