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迥的诗词(272首)

61 《题马世功豁野堂》 宋·左璵

欢言赴幽期,作意理烟艇。
曳缆松篁阴,未觉心地迥。
舍舟登爽垲,微步水云净。
扶舆登斯堂,遐眺方一骋。

62 《野馆》 明·刘养晦

安稳桐溪上,时危久索居。
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
十年戎马乱,归计定何如?

63 《野望》 唐·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64 《野望》 宋·陆游

偶携一小竖,徙倚望南山。
船笛为谁怨?溪云如我闲。
洲长归雁下,天迥暮鸦还。
安得一竿去,终年烟水间。

65 《冬日野外》 宋·宋祁

朔吹低凝野,层阴迥匝天。
叶飘霜外柳,烟山烧馀田。
晼晚流芳后,峥嵘急景前。
平生鱼鸟志,宁免为留连。

66 《梦野亭在景陵集仙王君为郡日所创》 宋·宋祁

州堞巑岏迥势回,一翚斜翥四轩开。
晴光猎草雄风度,晓气浮江赤日来。
望极长天閒倚杵,醉残严角暝休梅。
须知故楚多馀感,剩费登高作赋才。

67 《寒食野外书所见》 宋·宋祁

一雨初回逗晚凉,近郊连帟俨相望。
乞浆易醉墦间客,就养初閒竃下郎。
暖吹未休缘迥野,低烟不散为垂杨。
家家钟鼓争行乐,肯信龙蛇是怨章。

68 《野步》 宋·寇准

幽景恣追寻,迟迟傍柳阴。
静思非世务,孤立是闲心。
村迥遥峰出,溪明返照侵。
片沙招野步,白鹭伴高吟。

69 《次韵朱晦翁十梅·野梅》 宋·王炎

迥野殊寂寥,孤芳太清绝。
暗香疑有无,似亦畏攀折。

70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 唐·徐氏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71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唐·褚亮

高台暂俯临,飞翼耸轻音。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迥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
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

72 《游仙四首》 唐·王绩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73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郑义真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
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
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
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
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74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唐·李峤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75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唐·李峤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野色开烟后,山光澹月馀。
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
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

76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 唐·李峤

神岳瑶池圃,仙宫玉树林。
乘时警天御,清暑涤宸襟。
梁驾陪玄赏,淄庭掩翠岑。
对岩龙岫出,分壑雁池深。

77 《送吴七游蜀》 唐·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夏老兰犹茂,秋深柳尚繁。
雾销山望迥,风高野听喧。
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唯有当秋月,空照野人园。

咏物写雨

78 《边城落日》 唐·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79 《游化感寺》 唐·王维

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
龙宫连栋宇,虎穴傍檐楹。
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
琼峰当户拆,金涧透林明。

80 《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唐·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 关于野迥的诗词 描写野迥的诗词 带有野迥的诗词 包含野迥的古诗词(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