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其中渐宽虚,阔步随所逞。
雪泥断路屋生云,暗坐陵阳一月春。黄犬有知空寄恨,青毡无梦独伤神。急行已负梅花约,渐老长思棣萼亲。尽吸西湖来着语,莫弃风月付劳新。
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瑞峰来现宰官身,清峙岩岩耸缙绅。闻道石头时说偈,一堂惊动水云人。
冰玉无尘彻骨清,世间荣禄一毫轻。未论此际通三际,直向今生度此生。
天一地二数至七,开天之天识量疾。荡然独立放全身,莫问诸方悉不悉。
露地全牛何湿湿,岂比汉阴负井汲。拈出老胡向上机,便知挂一不成十。
相君自是仙山侣,大笔如椽鄙燕许。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笔相酬语冞古。
忠教传家大府开,苍生久已待盐梅。我虽潦倒山林下,会听中天紫诏来。
曾春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风亦稀。
从心之岁自由身,恩许前期脱缙绅。一褐林泉侣樵牧,熙熙端是太平人。
萧然心迹喜双清,且得肩头担已轻。老病正须安静处,林间风味慰平生。
一二三四五六七,行年临之如电疾。只将香火对清闲,古井无波应委悉。
未遂归心如束湿,久客京尘堂汲汲。碧云向晚爱归飞,空看五五与十十。
小筑幽深无伴侣,默坐忘言时独许。百年心事付闲云,一卷仙经还太古。
一廛儿辈自锄开,绕屋稍稍并种梅。摘叶寻枝看未足,横斜已觉报春来。
居当山麓入烟扉,乔木苍藤接翠微。筑室暮年今尚少,得归真是眼中稀。
迷云公已性天开,双涧相逢若再来。二老果能如洛下,固宜慧远赋优哉。
五峰懒瓒笑颜开,正欲乘闲特特来。十里松风一鞭稳,虎溪捉手亦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