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天日的诗词(5658首)

701 《春日游嘉陵江》 唐·刘沧

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
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
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
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702 《送僧入天台》 唐·李频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703 《秋日犍为道中(一作途中感怀)》 唐·崔涂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704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唐·吴融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705 《送三藏归西天国》 唐·李洞

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
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706 《赋得冬日青溪草堂四十字》 唐·李建勋

莫道无幽致,常来到日西。
地虽当北阙,天与设东溪。
疏苇寒多折,惊凫去不齐。
坐中皆作者,长爱觅分题。

707 《天骥呈材》 唐·徐仁嗣

至德符天道,龙媒应圣明。
追风奇质异,喷玉彩毛轻。
躞蹀形难状,连拳势乍呈。
效材矜逸态,绝影表殊名。
岐路宁辞远,关山岂惮行。
盐车虽不驾,今日亦长鸣。

忧国感伤

708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唐·皎然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709 《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 唐·广宣

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
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
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
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710 《宜春江上寄仰山长老二首》 唐·齐己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
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

711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赵彦伯

出豫垂佳节,凭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颂歌

712 《临江仙(冬日即事)》 宋·苏轼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713 《碧芙蓉(九日)》 宋·秦观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
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
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DA49潭皎洁。
阑干闲倚,庭院无人,颠倒飘黄叶。

714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宋·毛滂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

715 《诉衷情(友人生日)》 宋·葛胜仲

清明寒食景暄妍。
花映碧罗天。
参差捍拨齐奏,丰颊拥芳筵。
逢诞日,揖真仙。
托炉烟。
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

716 《凤栖梧(王克恭生日)》 宋·王庭

琼海无边银浪卷。
画戟朱楼,缥缈云间见。
当日使君曾拥传。
海霞光里时开宴。
翠斝红鳞吹酒面。
莫谓今朝,人在天涯远。
彩凤衔书应不晚。
愿公难老身长健。

717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 宋·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718 《小重山(方元相生日)》 宋·周紫芝

碧玉山围十里湖。
水云天共远,戏双凫。
河阳花县锦屏铺。
人不老,长日在蓬壶。
一笑且踟蹰。
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十分深注碧琳腴。
休惜醉,醉后有人扶。

719 《渔家傲(往岁阻风长芦,夜半舟中所见如此)》 宋·周紫芝

月黑波翻江浩渺。
扁舟系缆垂杨杪。
渔网横江灯火闹。
红影照。
分明赤壁回惊棹。
风静云收天似扫。
梦疑身在三山岛。
浮世功名何日了。
从醉倒。
柁楼红日千岩晓。

720 《千秋岁(叶审言生日)》 宋·周紫芝

当年文焰。
蜀锦词华烂。
年正少,声初远。
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

* 关于长天日的诗词 描写长天日的诗词 带有长天日的诗词 包含长天日的古诗词(56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