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聘的诗词(94首)

21 《张好好诗》 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女子

22 《村夜二篇》 唐·陆龟蒙

江上冬日短,裴回草堂暝。
鸿当绝塞来,客向孤村病。
绵绵起归念,咽咽兴微咏。
菊径月方高,橘斋霜已并。

23 《蒲门戍观海作》 唐·陈陶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24 《高士咏·郑子真张仲蔚》 唐·吴筠

子真岩石下,仲蔚蓬蒿居。
礼聘终不屈,清贫长晏如。
心情在耕艺,养寿资玄虚。
至乐非外物,道冥欢有馀。

25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26 《鹧鸪天·戏题村舍》 宋·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余家 一作:金家)
 

生活山村田园

27 《凤栖梧(题岩室)》 宋·高观国

岩室归来非待聘。
渺渺千崖,漠漠江千顷。
明月清风休弄影。
只愁踏破苍苔径。
摘取香芝医鹤病。
正要癯仙,相伴清闲性。
朝市不闻心耳静。
一声长啸烟霞冷。

婉约写人相思

28 《忆旧游慢(荷花,泛东湖用方时父韵)》 宋·赵以夫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
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
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
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

29 《丹凤吟(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 宋·吴文英

丽景长安人海,避影繁华,结庐深寂。
灯窗雪户,光映夜寒东壁。
心凋鬓改,镂冰刻水,缥简离离,风签索索。
怕遣花虫蠹粉,自采秋芸薰架,香泛纤碧。

30 《酹江月(同舍延平林府教制新词祝我初度,依声依韵,还祝当家)》 宋·刘辰翁

西风处士,例一枝团月,咸平印印。
千古诗宗传不绝,至竟被渠道尽。
雪返香魂,霜吹晓怨,肯受东君聘。
罗浮梦转,兔环知是谁孕。

31 《齐天乐(贺人入赘)》 宋·哀长吉

青鸾海上传芳信。
蓝田路入仙境。
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
帷褰凤锦。

32 《念奴娇(寿朋友)》 宋·吴季子

雪罗初试,过赐衣时节,才三四日。
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
半刺名家,一经奥学,是青云人物。
如何华发,蒲轮未聘遗逸。

33 《百字令(寿虞守·正月十二)》 宋·陈潜心

梅峰孕秀,太仙翁、咫尺元宵三夕。
盛德温温如玉粹,多少殊勋嘉绩。
两拥朱幡,独清节,高谊真难屈。
景疏堂下,台星长伴南极。

古文观止读书感想

34 《冯谖客孟尝君》 先秦·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写人

35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3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3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3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4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关于长聘的诗词 描写长聘的诗词 带有长聘的诗词 包含长聘的古诗词(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