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性的诗词(445首)

401 《行之金部既获奉祠之请归赴大阮之约诗以高之》 宋·李处权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402 《后园小池》 宋·李复

城陬荒僻自开锄,野性难忘水竹居。
岸侧崖机搘锦石,波心仙仗立红蕖。
閒中有客唯来鹤,静去无竿不钓鱼。
八卦神灵今可问,玄夫时出御辎车。

403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404 《书怀寄介夫》 宋·李覯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闲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405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宋·李覯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
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已过。
长字小家子,粲粲秋池荷。
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406 《颂古十首》 宋·释法薰

万法归一一何归,海口难酬这一问。
不得青州一领衫,几乎丧却穷性命。

407 《觉城居士请赞师顶相》 宋·释法薰

全无寸长,但据驴性。
不行深深海底,不立高高峰顶。
问佛法,今日困。
瞎衲僧眼,识毗耶病。
素与觉城无冤,何事图形画影。

408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宋·释绍昙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瘞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409 《山居》 宋·释文珦

自为山居人,梦寐亦安佚。
颇谓龟六藏,全胜兔三窟。
性中信一真,身外无余物。
形谢即示已,谁能问埋骨。

410 《閒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宋·释文珦

予生驽且钝,良御谩加鞭。
蹇步常居后,长途靡克前。
於焉辞里塾,竟尔向林泉。
鲁诰方擩哜,真乘又赜研。

411 《星诸兄挽词》 宋·释文珦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
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
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
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

412 《衡门》 宋·释文珦

衡门随我分,可是贱儒冠。
任性中肠乐,远营梦境安。
涧声暗后响,山气夜深寒。
活计何劳问,薇生采不难。

413 《有适》 宋·释文珦

破屋无兄弟,拙者所栖息。
衡门未尝启,声利讵能迫。
资身不求备,百事遂省力。
粪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414 《寻北山友不值》 宋·释文珦

山南山北住,来往共烟霞。
午径行松叶,秋入问菊花。
叩门人不见,归路日西斜。
应是孤云性,难教只在家。

415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於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师名最上。

416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
也参禅,亦详义,也贫穷,亦富贵。

417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边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418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圆应牛,经劫没人收。
若不遇人,虚度春秋。
如今横穿鼻孔,水草皆休。
有时放,有时收,

419 《达理歌》 宋·释印肃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420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 关于问性的诗词 描写问性的诗词 带有问性的诗词 包含问性的古诗词(4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