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照的诗词(1214首)

681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明·曾棨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
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
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飚回。

682 《秋夜登阊门城楼》 明·张本

月白三吴晚,风清八月秋。
芙蓉照江国,蟋蟀上城楼。
海思飞云乱,乡心落叶愁。
忽闻黄鹤笛,清夜重淹留。

683 《题林和靖秋深二帖与石田同用坡韵》 明·张渊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
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

684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685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86 《赠庞西达将军》 明·郑琰

十载屯田塞下闻,虬须燕颔气如云。
帐留猛士皆降虏,剑是痴龙亦报君。
银夏至今劳使者,玉门终古老将军。
高秋较猎归残照,衰草黄榆散马群。

687 《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 明·朱邦宪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688 《感辛夷花曲》 明·朱曰藩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
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
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689 《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经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
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
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690 《绀圃即事》 明·紫柏大师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
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
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
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
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691 《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 宋·聂冠卿

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
闻其间、赏心乐事,就中难事并得。
况东城、凤台沙苑,泛清波、浅照金碧。
露洗华桐,烟霏丝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

宋词三百首

692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山水赞美劳动

693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册4卷125页1245d)
与世澹无事。
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

694 《扶南曲歌词五首》 唐·王维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

书礼乐
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

695 《瓜园诗(并序)?》 唐·王维

〔维瓜园高斋。
俯视南山形胜。
二三时辈。
同赋是诗。

696 《泛小(舟仑)二首》 唐·白居易

水一塘,(舟仑)
一只。
(舟仑)
头漾漾知风起,(舟仑)
背萧萧闻雨滴。
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697 《游金山寺》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698 《东坡八首》 宋·苏轼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699 《东坡八首》 宋·苏轼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700 《再和二首》 宋·苏轼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 关于闻照的诗词 描写闻照的诗词 带有闻照的诗词 包含闻照的古诗词(12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