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台的诗词(1123首)

61 《高阳台》 宋·张炎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62 《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 宋·张炎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
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63 《瑶台聚八仙(杭友寄声,以词答意)》 宋·张炎

秋水涓涓。
人正远、鱼雁待拂吟笺。
也知游意,多在第二桥边。
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

64 《台城路》 宋·张炎

处楼之正中,苍翠横陈,是斯楼之胜境也。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
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
凭高望极。

地名写景颂扬

65 《三台·清明应制》 宋·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宋词三百首春天清明节写景

66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宋·黄裳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
但闻莺友同音。
燕华堂、绿水中心。

67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宋·黄裳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
但闻莺友同音。
燕华堂、绿水中心。

68 《高阳台·除夜》 宋·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

春节感慨哲理

69 《念奴娇(熙春台宴同官)》 宋·王迈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婉约闺怨秋天妇女思念

70 《祝英台近(次筼房韵)》 宋·李演

采芳苹,萦去橹。
归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

71 《高阳台(春梦)》 宋·王茂孙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72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宋·邓剡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
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

73 《凤凰台上忆吹箫(秦淮夜月)》 宋·彭履道

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
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
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沈。
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元宵节日喜悦

74 《摸鱼儿(登凤凰台)》 宋·梁栋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75 《摸鱼儿(登凤凰台)》 宋·梁栋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景点写景写人抒情

76 《平韵满江红(题宜春台)》 宋·李琳

碧蘸江山,鹤唳晓、云献画屏。
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
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
蔼画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

77 《祝英台近(为自得齐赋)》 宋·止禅师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
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
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
古音少。

78 《凤凰台上忆吹箫(秋意)》 宋·吴元可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
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
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
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

79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元·吴潜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
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80 《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
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
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婉约

* 关于阴台的诗词 描写阴台的诗词 带有阴台的诗词 包含阴台的古诗词(11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