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旌的诗词(310首)

41 《从军行》 唐·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乐府边塞

42 《奉和喜雪应制》 唐·徐安贞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
只为经寒无瑞色,顿教正月满春林。
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
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43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唐·徐安贞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
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
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
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44 《达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 唐·李颀

存殁令名传,青青松柏田。
事姑称孝妇,生子继先贤。
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
阴堂从此闭,谁诵女师篇。

45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储光羲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46 《江上闻笛》 唐·王昌龄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47 《疲兵篇》 唐·刘长卿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
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

48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49 《游琅琊山寺》 唐·韦应物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50 《燕歌行》 唐·屈同仙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51 《送浑将军出塞》 唐·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送别写人将军爱国

52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唐·杜甫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
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
逼侧兵马间,主忧急良筹。
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

53 《北征》 唐·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54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唐·杜甫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谷黑。

55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56 《秋兴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57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唐·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送别战争祝福

58 《迎春东郊》 唐·王绰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
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
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
虬螭动旌旆,烟景入城闉。
御柳初含色,龙池渐启津。
谁怜在阴者,得与蛰虫伸。

59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60 《上李常侍》 唐·戎昱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 关于阴旌的诗词 描写阴旌的诗词 带有阴旌的诗词 包含阴旌的古诗词(3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