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附子的诗词(352首)

61 《偶怀普照经寮附火寄夷白老》 宋·吴则礼

北湖头白懒觅官,只办诸方寻衲子。
要拥经寮一丈炉,烦渠好作来苏水。

62 《次韵林子长》 宋·陈造

诗坛旧同歃,攀附不无因。
揽辔今肤使,回辕记老身。
云泥知已隔,谭笑尚容亲。
不记棋前酒,当时定几巡。

63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作》 宋·陈造

白虫散如蛆,黑虫聚如蚁。
循缘仍咂齧,欲寐复九起。
吾舟玉为粒,生此果何理。
神奇作臭腐,秋暑况如燬。

64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宋·曹勋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65 《谢翁子履子进惠诗二首》 宋·曾协

偶结茅茨一水湄,便从佳士得心期。
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诸郎识白眉。
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许一斑窥。
鹤鸣子和君家事,此乐外人那得知。

66 《送晁子西提刑赴召》 宋·李流谦

君家如河出昆仑,横贯中国浮乾坤。
鼎彛勋绩烂星斗,编简文字垂瑶琨。
到海喧豗势愈壮,约束蛟蜃驱鼍龟。
略分涓流溉下土,草木蕃润资其恩。

67 《和林尚善读子云传梦得诗韵》 宋·李洪

君子惟宜以懿文,后生轻进附佥人。
竹枝空有蛮歌怨,争似当年略转钧。

68 《奉寄子济兄》 宋·李洪

一纸平安附驿筒,打门三印启斜封。
谗言勿辩萋兮菲,旧隐犹存菊与松。
岂有文章传李汉,当今人物少南容。
扁舟远践龙池约,共听潺湲绕碧峰。

69 《呈贾新之兼简谢子畅》 宋·赵蕃

拥衾困朝酲,著帽从宿诺。
我家附东溪,君住穷北郭。
俱悲壹无钱,独愧喜好学。
诗声漫天壤,头白尚丘壑。
去乡今几年,末路得其托。
相望固非远,相见每不数。
所思闻清淡,何意发狂药。

70 《周纯臣子去病淑慧而短折赋以哀之》 宋·叶适

周子百未遇,有儿慰眼前。
敢夸村调别,自喜禀赋全。
其守过老苍,其行通变权。
共看成蚤负,何意夭初年。

71 《和杨仲禹送史子修□特奏赴吏部注阙》 宋·魏了翁

科名宁较后先题,叹老嗟卑世所迷。
须识是閒天地似,要知立处圣贤齐。
人情一理涂涂附,古道千年印印泥。
属子随时崇令德,窗前红日未全西。

72 《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倒及从弟倒》 宋·程公许

今节恩赐沐,把菊开清尊。
天涯信音来,扩缄为一欣。
展视未竟幅,泪雨益帨帉。
辞家甫八年,边尘覆全坤。

73 《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 元·许有壬

买陂塘旋载杨柳,尘凡皆与停务。
半生醉梦人间世,翻覆几回云雨。
归有渚。
似真到三山,缥缈红云屿。

74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盖各异》 当代·钱钟书

雏凤无端逐小鸡,也随流派附江西。
戏将郑婢萧奴例,门户虽高脚色低。

75 《短歌送吕子约丞郡天台》 宋·陈傅良

露荷不肯附绿涨,石榴自欲当朱明。
我无一物与君别,持此荐以双玉瓶。
榴花结子荷成的,定亦扁舟去为客。
良集偏於吾悲悭,新功或向他山得。
我歌虽短声苦长,君不能饮酒满觞。
申公何在丽泽死,又送冥鸿谋稻粱。

76 《送瘳子晦倅湖还别四绝》 宋·陈淳

圣贤事业浩无疆,未易孤闻寡见穷。
友善更资天下士,时推一二附南鸿。

77 《辛丑岁十一月二十六日东归舟中示三子》 宋·戴表元

节物悠悠不负公,江行三日雪花风。
云侵贺监山亭白,日在徐仙海岛红。
自笑得雏如病鹤,也思结伴附归鸿。
何时办得村田活,粝饭鱼羹百指同。

78 《送胡子游学正》 宋·方回

俗徒纷云云,章甫殊不竞。
不竞何以故,无奈二氏横。
予曰实不然,请各言其行。
开辟古至今,儒道独也正。

79 《用韵谢湖州总管李才甫附周汉东寄声》 宋·方回

文章太守与谁游,山水江南第一州。
试向清风明月内,得非与可子瞻不。
生徒时喜高轩过,英俊多蒙□□□。
冷掾能言修学事,殿堂新葺更书楼。

80 《柳子厚》 宋·于石

早缀朝班附叔父,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区区更乞灵。

* 关于附子的诗词 描写附子的诗词 带有附子的诗词 包含附子的古诗词(3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