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深的诗词(1580首)

881 《题鹿田西寺壁》 宋·吴琳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
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882 《游石仙分韵得观字》 宋·吴汝弌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成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

883 《题灵岩》 宋·鲜于侁

马烦箠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884 《清溪》 宋·萧贯

山开明日峡,水写武陵溪。
地胜人堪隐,源深客自迷。

885 《诗赠晚学李君》 宋·邢仙老

眼前龙虎实纷纭,说破丹砂世莫闻。
故脱衣冠寻旧隐,便将猿鹤入深云。
间编野录前朝事,静校仙经古篆文。
满腹分明惟是识,尘寰谁认紫阳君。

886 《莫公堂》 宋·许当

高高莫公堂,孕秀龙渊西。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龟首,势若吞云霓。

887 《题荆浩画青山白云卷》 宋·薛琦

渺渺山上山,隐隐树边树。
鸡犬不闻声,居人在何处。
扁舟载酒来相寻,古木苍苔一径深。
白云不飞青山舞,谁悟荆生点笔心。

888 《成都书事百韵》 宋·薛田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889 《垂虹亭》 宋·杨绛

垂虹临绝景,仙隐寄人间。
远水吞平野,归云补断山。
空明宽眼界,秀迥破天悭。
深羡鸱夷子,扁舟竟不还。

890 《玉泉山》 宋·杨叔兰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
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
能一故□应,物化千□端。
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

891 《龙潭祷雨纪事》 宋·杨幼舆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892 《书感》 宋·杨再十一

深湖两岸白云秋,芦荻花深隐钓舟。
回首平原风浪急,却怜江海是安流。

893 《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风到宛陵,太守遇康乐。
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
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棲吒。
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

894 《平园》 宋·余季芳

柳暗花明自一春,青山缭绕水如襟。
偶然觅得桃源路,便欲分栖竹屋阴。
清昼平原寻小隐,夕阳归路入閒吟。
迟迟风袂烟堤上,遥望环溪鸭绿深。

895 《孙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间,幽棲愧尸禄。
眠食行坐处,山光水声足。
嗟我心未厌,出郊搜胜躅。
尝闻隐者居,未为人所目。

896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宋·曾黯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
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
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897 《题灵龟洞》 宋·张安修

何年六丁驱霹雳,苍龙惊起穿崖石。
拿雷掣电卷波涛,来与真仙分窟宅。
上崖窅深如偶瓮,下崖人谽谺如空洞。
不知泉脉从何来,百面鼙鼓长汹涌。

898 《到新定后却寄苏州蒋侍郎》 宋·张伯玉

遂翁亭畔碧桃开,招隐溪头画舫回。
曾奉云鸿此真赏。
到今羽翼出尘埃。
閒窥玉字书千卷,渴饮金茎露一杯。
别后霜天苦寥阔,海云深处望公台。

899 《登乌龙山诗阁》 宋·张伯玉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逈。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900 《雪窗联句》 宋·张云友

霜风寒袭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华澹双阙。
青猿啸苍虬,红萤粘绿发。
滕六欲飞花,巽二急催雪。

* 关于隐深的诗词 描写隐深的诗词 带有隐深的诗词 包含隐深的古诗词(15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