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然的诗词(1314首)

741 《宝鸡县张仙洞中长歌行次壁间谢高泉韵》 明·赵贞吉

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
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闻粪金牛,又传化宝鸡。
仰首笑碧落,拂袖凌丹梯。

742 《祖德诗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临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乱,帝用厌夷狄。
眷求令德宗,视乃善庆积。
沛然启其祥,疆宇俾开辟。

743 《江行》 明·祝允明

渡口人争发,出江舟已微。
钟声离岸小,帆影逐星稀。
朔雁连云度,寒潮伴月归。
苍然山一带,隐隐伏长围。

744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 明·庄昶

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
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
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
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

745 《下途归石门旧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友情

746 《古风其四十六》 唐·李白

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
峨峨横三川。

747 《古风其十二》 唐·李白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
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
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
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
冥栖岩石间。

748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749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唐·王维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750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唐·白居易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
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壥。
新园聊铲秽,旧屋且扶颠。

751 《禽虫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
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

752 《和陶拟古九首》 宋·苏轼

夜梦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疑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753 《书林逋诗后》 宋·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754 《甘露寺》 宋·苏轼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755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宋·苏轼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
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
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756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宋·苏轼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757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宋·苏轼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霭霭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758 《石鼓》 宋·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759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 宋·苏轼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760 《廉泉》 宋·苏轼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
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 关于隐然的诗词 描写隐然的诗词 带有隐然的诗词 包含隐然的古诗词(13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