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隐声的诗词(1287首)

681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唐·陆龟蒙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
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
岩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
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

682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五泻舟》 唐·陆龟蒙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
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
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
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683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唐·陆龟蒙

身闲唯爱静,篱外是荒郊。
地僻怜同巷,庭喧厌累巢。
岸声摇舴艋,窗影辨蟏蛸。
径只溪禽下,关唯野客敲。

684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唐·陆龟蒙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685 《三年冬大礼五首》 唐·曹唐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
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
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

686 《圣政纪颂》 唐·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687 《宿渔家》 唐·李咸用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
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如何。
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

688 《听新蝉寄张昼》 唐·方干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689 《听新蝉寄张昼》 唐·方干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690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 唐·崔涂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
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691 《个人三十韵》 唐·吴融

袅袅复盈盈,何年坠玉京。
见人还道姓,羞客不称名。
故事谙金谷,新居近石城。
脸横秋水溢,眉拂远山晴。

692 《分水岭》 唐·吴融

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
南随去马通巴栈,北逐归人达渭城。
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
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

693 《萧县道中》 唐·吴融

戍火三笼滞晚程,枯桑系马上寒城。
满川落照无人过,卷地飞蓬有烧明。
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
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694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唐·李昭象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乍隐文章情更逸,久闲经济术翻多。
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

695 《赠天台王处士》 唐·林嵩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
茶烟岩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
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离别写人生活

696 《送项山人归天台》 唐·杜荀鹤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
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
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
此中是处堪终隐,何要世人知姓名。

697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唐·韦庄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

698 《长安即事三首》 唐·徐夤

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
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
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

妻子相思

699 《尚书会仙亭咏蔷薇夤坐中联四韵晚归补缉所联因成一篇》 唐·徐夤

结绿根株翡翠茎,句芒中夜刺猩猩。
景阳妆赴严钟出,楚峡神教暮雨晴。
踯躅岂能同日语,玫瑰方可一时呈。

700 《喜友人归上元别业》 唐·曹松

一樯千里外,隐者兴宜孤。
落日长边海,秋风满故都。
掩关苔色老,盘径叶声枯。
匡岳来时过,迟回绝顶无。

* 关于隐隐声的诗词 描写隐隐声的诗词 带有隐隐声的诗词 包含隐隐声的古诗词(12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