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隔寒的诗词(1366首)

741 《诗赠晚学李君》 宋·邢仙老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
此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自在题。

742 《夜宿祥符寺晓钟有感》 宋·许琮

一枕松风入夜寒,晓窗残月隔帘看。
梦回竹榻闻钟后,怅绝浮生出世难。
还今将军能舍宅,何妨陶令未之官。
此身合向山中住,丘壑由来号易安。

743 《渌水词》 宋·许琮

绿草回波漾青草,鹧鸪声紧连枝老。
苔阴欲上帘影低,鸟语催人天未晓。
晓起轻寒奈薄罗,风前缕带不胜波。
练裙香动竹叶小,玉燕斜簪雾色多。
雾色花光镜里过,年年歌吹复如何。
妾身不及梅花叶,犹逐轻风渡隔河。

744 《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 宋·许翰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
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
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
春风空寄相思字,寇邓经纶早晚闻。

745 《苦雪》 宋·薛师鲁

六出夫何甚,经旬散野堂。
喜心翻作厌,瑞物恐为殃。
岁晚思新火,天寒望太阳。
荒邨风雪里,赖有隔年粮。

746 《第一山》 宋·颜师鲁

闻说淮南第一山,老来方此凭栏干。
孤城不隔长安望,落日空悲汴水寒。

747 《芹溪八咏》 宋·叶善夫

数尽寒鸦日已昏,疏钟隐隐隔林闻。
僧归林下柴门静,声逐前村一片云。

748 《游洞霄》 宋·俞洵直

九折山围五洞天,中间玉殿倚祥烟。
隔云鸡犬闻清晓,锁径松篁认永年。
野鹿献花来石室,寒猿掷果饮溪泉。
玉皇弄笑飞金电,太上红颜雪满颠。

749 《鸿沟和吕圣功韵》 宋·曾琏

王霸兴亡劫几尘,鸿沟依旧锁寒云。
不将帝业追三代,只把河山割半分。
故垒已随流水尽,归鸦空带夕阳曛。
西风立马频回首,那忍猿声隔岸闻。

750 《游宜春北岩》 宋·曾由基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751 《东华山》 宋·曾原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
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752 《边景》 宋·曾邍

匹马来逢寒草秋,淮云一片隔神州。
黄昏灯火西津渡,白昼风烟北固楼。
犹有断碑知晋宋,谁将遗石问孙刘。
天荒地老英雄尽,落日长江万古秋。

753 《题高房山夜图》 宋·张逢原

地位清高眼见宽,尽收风景入毫端。
废宫台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对月看。
一水中分吴越近,层楼低接斗牛寒。
有声画意吟难了,更把瑶琴膝上弹。

754 《秋日怀松溪赵宰经父》 宋·章粲

晴窗静繙书,凝尘掩行迹。
花影昼帘閒,苔痕秋径寂。
凭高招远风,缘流弄寒碧。
缄情寄天涯,杳杳江闽隔。

755 《宁师西阁》 宋·赵善应

飘泊南来几岁寒,追谈往事温心酸。
云烟暮隔中原望,归折梅花忍泪看。

756 《羃窗》 宋·周献甫

薄纸新糊就,悠然一室清。
有风寒不到,无月夜能明。
暂隔前山色,时敲落叶声。
冻蝇可憎汝,鑽扑漫营营。

757 《与宋景文公唱酬牡丹诗》 宋·朱公绰

仁帅安全蜀,祥葩育至和。
地寒开既晚,春曙力终多。
翠幕遮蜂蝶,朱阑隔绮罗。
殷勤凭驿使,光景易蹉跎。

758 《宫词》 明·朱权

秋来处处捣衣声,小院梧桐月正明。
促织絮寒霜气白,隔墙谁弄紫鸾笙。

759 《野狐岭》 元·周伯琦

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
冰霜四时凛,星斗咫尺攀。
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
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

760 《柳塘春》 元·陈基

扁舟二月傍溪行,爱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长飞燕燕,绿阴人静语莺莺。
临风忽听歌《金缕》,隔水时闻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买鱼沽酒答春晴。

* 关于隔寒的诗词 描写隔寒的诗词 带有隔寒的诗词 包含隔寒的古诗词(1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