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势的诗词(158首)

81 《题敬荣堂》 宋·王自中

白首同居四弟兄,由渠能敬故能荣。
细看鸿雁飞翔意,可见鸤鸠均一情。
绝少分甘贫亦乐,较长争夺势终倾。
黄堂今日亲行酒,欲与邦人作范程。

82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恨不得与微》 未知·未知

以成酬答。
末章亦未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
元稹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

83 《观楚上人陈处士夜棋》 宋·赵湘

对局清宵解客醺,坐窥玄妙杳难群。
势侵孤烛和秋冷,声隔高梧带雨分。
关外散飞星出汉,水边斜起雁穿云。
无人得见争先意,时被西林宿鸟闻。

84 《水调歌头 江浙贡院》 元·吴存

尺一九霄下,华发起江湖。
西风吹我衣袂,八月过三吴。
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门潮势,此景世间无。
收入砚蜍滴,供我笔头枯。

85 《登历下亭有感》 金朝·马定国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
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
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
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86 《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宋·胡融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
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
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
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87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连庠

大江西来绕重城,忧如来花匹练萦。
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
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
溃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88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89 《过太湖》 元·方行

震泽留遗号,行人指太湖。
封疆连旧垒,形势压全吴。
水落鱼龙蛰,天寒雁鹜呼。
扁舟思范蠡,吾亦老樵苏。

90 《北邙行》 明·楚石梵琦

请君停一觞,听我歌北邙。
北邙在何许,乃在洛之阳。
洛阳城中千万家,无有一家免乱亡。
天地开辟来,死者生之常。

91 《常州旅宿》 明·郭文

堤边流水高于城,摇摇孤艇如空行。
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
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
游人夜向酒楼宿,月明风冷吴歌清。

92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93 《吊城南薛烈妇冢》 明·沈愚

马鞍山南湓渎西,凄凉孤冢临荒蹊。
行人借问白头姥,云是东邻小吏妻。
良人犯法因贪墨,京府差官受驱迫。
瞥然见此花娉婷,辄起狂心势相逼。

94 《送王静深还合州》 明·史鉴

风波才定日,舟楫又归程。
月冷猿猨啸,人悲蜀道行。
阵图依旧垒,山势接孤城。
最是临歧别,秋高断雁鸣。

95 《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 明·孙一元

上将元知敌,全军用伐谋。
折冲临远服,仗钺下南州。
天末黄云暗,海门落日愁。
朱帆开远浪,画角起中洲。

96 《戎王出猎图》 明·涂守约

九月辽阳草正黄,天山飞兔白如霜。
骁腾已合三军势,猛锐犹思百战场。
金鼎割鲜供上将,玉瓯和血饭名王。
燕支小队穹庐出,也向天边猎雁行。

97 《秋日登城楼用南田韵》 明·张治

城临孤壁迥,楼出万峰开。
域势衔天阔,江形抱楚回。
野风吹日落,霜雁切云哀。
直北长安道,凭轩首独回。

98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9 《过庐山下》 宋·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风西龛。

100 《过庐山下(并引)》 宋·苏轼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

* 关于雁势的诗词 描写雁势的诗词 带有雁势的诗词 包含雁势的古诗词(1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