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声的诗词(1789首)

661 《送武陵王将军》 唐·马戴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662 《黄河》 唐·薛能

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663 《早秋归》 唐·刘威

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
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

664 《津阳门诗》 唐·郑嵎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
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665 《感兴四首》 唐·李群玉

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幽微十万字,枝叶何扶疏。
婉娈猛虎口,甘言累其初。
一睹美新作,斯瑕安可除。

666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唐·李群玉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
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667 《就可公宿》 唐·贾岛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馀生许峤云。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668 《再投李益常侍》 唐·贾岛

何处初投刺,当时赴尹京。
淹留花柳变,然诺肺肠倾。
避暑蝉移树,高眠雁过城。
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声。
联句逢秋尽,尝茶见月生。
新衣裁白苎,思从曲江行。

669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唐·温庭筠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
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
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
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670 《病中书怀呈友人》 唐·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
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
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671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初中古诗写景思乡

672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 唐·温庭筠

闭门群动息,积雪透疏林。
有客寒方觉,无声晓已深。
正繁闻近雁,并落起栖禽。
寂寞寒塘路,怜君独阻寻。

673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唐·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674 《题龙门僧房》 唐·刘沧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675 《秋夕山斋即事》 唐·刘沧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676 《怀汶阳兄弟》 唐·刘沧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
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677 《洛阳月夜书怀》 唐·刘沧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阳宫。
一声边雁塞门雪,几处远砧河汉风。
独榻闲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烟空。
孤吟此夕惊秋晚,落叶残花树色中。

678 《秋日登醴泉县楼》 唐·刘沧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
人行直路入秦树,雁截斜阳背塞云。
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
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

679 《春日旅游》 唐·刘沧

玄发辞家事远游,春风归雁一声愁。
花开忽忆故山树,月上自登临水楼。
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
秦川楚塞烟波隔,怨别路岐何日休。

680 《江楼月夜闻笛》 唐·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 关于雁声的诗词 描写雁声的诗词 带有雁声的诗词 包含雁声的古诗词(17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