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霄云的诗词(1802首)

181 《挽邓彦霄》 宋·廖行之

秀整文明早,精明吏事优。
联登年正妙,再转雀弥休。
方展云衢步,俄惊夜壑舟。
平生如此友,零落向山丘。

182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 宋·叶适

野水随路贡,东风得木鸣。
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藏桑高既条,细草亦丛生。
眷言云外士,及此尘中行。

183 《游洞霄》 宋·周文璞

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
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
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

184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增值云智禅师主法》 宋·程公许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
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球,炯然古井浑。
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185 《以堰事走永康宿金马早行见雪山排霄极明丽因》 宋·程公许

雨响清客梦,雨晴催客行。
迥野晓寥落,界天玉峥嵘。
银海眩双照,琼钩对孤明。
英云强吐吞,杲日还晶荧,

186 《李西清先生创凌霄观於潼川红楼之上赋计敬和》 宋·程公许

丈人气湖海,合卧百尺楼。
引袖麾八极,无处豁前眸。
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忧。
窘步争径捷,危炊迷剑头。

187 《洞霄宫》 宋·岳珂

岧峣楼观锁新宫,十里清溪一径松。
金榜奎章红日照,石崖仙影白云封。
香残半掩凝尘榻,路转犹闻隔涧钟。
四牡经行真不枉,玉渊初识洞霄龙。

188 《碧霄》 宋·李昴英

未到白云先碧霄,瘦藤支我上山腰。
烟横远树醉眸豁,竹引清泉尘虑浇。
酒滴松根和露饮,茶烹石鼎抱茅烧。
平生不被利名锁,半掩柴扉听晚樵。

189 《己未秋杪虏骑云扰圣主神断斥逐元奸台臣始有》 宋·姚勉

积雨霖霄忽报晴,元来依旧有清明。
霜天护取晴牢着,莫放寒云半点生。

190 《凌霄塔》 宋·胡仲弓

浮图山尽处,八表浩无涯。
脚踏雷轰石,眼生阳艳花。
天围连海岱,云气杂烟霞。
如此真孤绝,学仙能几家。

191 《铁笛行赠丁云屋》 宋·黎廷瑞

斗牛之墟有伏龙,宝气夜起天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卧吟秋风。
忽羞珠宫薄且阙,返形化作红炉雪。
背负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堕天惊裂。

192 《慈云岭》 宋·董嗣杲

叠叠流云步步苔,九霄紫气限蓬莱。
后唐刻石初开路,南宋郊天别築台。
慰眼江湖空岁月,伤心陵寝堕尘埃。
桃花争趁春风老,又引游人一度来。

193 《凌霄花》 宋·董嗣杲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194 《雨中宿洞霄》 宋·董嗣杲

青青九锁山,步步听潺湲。
雨重精神倦,云深意绪閒。
禽声依石树,泉溜出岩关。
落落仙踪在,何能见大还。

195 《解红·冻云凝住》 元·王哲

冻云凝住。
积琼瑶、祥瑞唯同遇。
轻抛细舞。
风刀剪旋旋甫布。

196 《杨柳枝·梦悟青霄月正高》 元·王哲

梦悟青霄月正高。
射蟠桃。
一枝白笔得逢遭。
更兼刀。
应手诗词随写染,运风骚。
玉笺上面起云涛。
任陶陶。

197 《离别难·游历水云两郡》 元·王哲

游历水云两郡,人休起舞寥。
看清轮、认取风飚。
晃琼瑶。
嘉气满丹霄。

198 《夏云峰·做修持》 元·王哲

做修持。
应不在、端坐子午双时。
铅汞自然要结,只用真慈。
捷中玄迳,谁会得、独我怡怡。

199 《击云腰 自咏》 元·王哲

终南山顶重阳子,真自在。
最逍遥。
清风明工为伴,响灵呶,空外愈,韵偏饶。
蓬莱稳路频频往,只能访,古王乔。
丹霞翠雾常簇,弄轻飚。
击云腰。
上青霄。

200 《踏云行 仵寿之生日,设醮索词》 元·马钰

谨写青词,专修黄?。
香茶酒果并香烛。
钟声磬韵透青霄,科仪款款当宣读。
瑞气氤氲,祥烟馥郁。
金童玉女传言速。
不惟寿永过松筠,仁人

* 关于霄云的诗词 描写霄云的诗词 带有霄云的诗词 包含霄云的古诗词(18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