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房的诗词(498首)

41 《宿昭陵斋房呈溟南赵馆丈》 明·赵用贤

先皇原庙俯层阴,肃穆嗣官奉御心。
月露夜零千嶂晓,风泉寒咽九龙吟。
空传遗舄留园寝,犹想呜珂直禁林。
绣草宣台何日事,侍臣唯有泪沾襟。

42 《恼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唐·白居易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
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43 《冬晚山房书事》 宋·陆游

山泽何妨老太平,巉巉骨相本来清。
月明满地看梅影,露下隔溪闻鹤声。
未辨药苗逢客问,欲酬琴价约僧评。
胡奴仁祖今俱绝,且学湘累拾菊英。

44 《初秋露坐作短歌》 宋·陆游

房星纵,心星横,斗牛阑干河汉明。
青天露坐性所乐,不觉庭树秋风生。
秋风摇落君勿悲,明年花开还满枝。
人生衰谢则已矣,宁复鬒发童颜时!

45 《僧房白莲》 宋·宋祁

水风披玉花,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46 《次韵少激甘露降太守居桃叶上》 宋·黄庭坚

金茎甘露荐斋房,润及边城草木香。
蕡实叶间天与味,成蹊枝上月翻光。
群心爱戴葵倾日,万事驱除叶陨霜。
玉烛时和君会否,旧臣重叠起南荒。

47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五警》 宋·梅尧臣

孤标近僊坛,依约闻坠露。
俨如举止扬,稍见神爽悟。
晓月坐清轩,寒添壁间素。

48 《九州山僧房》 宋·洪咨夔

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见沙。
嵚危几岣嵝,深蔚似琅琊。
客仙惊寒思,僧闲忘岁华。
两窗风露影,一树枇杷花。

49 《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 宋·毛滂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
迩来合萧条,凄风寄蒹葭。
禅房向幽寂,云日暧庭沙。

50 《谒金门·风露底》 宋·张元干

风露底。
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51 《薤露歌》 明·刘基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
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
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
亲戚空满堂,魂气安所之。

52 《寄题甘露寺文岳上人环翠阁》 宋·强至

铁瓮城边古道场,近来人说赞公房。
江盘北固山形转,云抱南朝树色苍。
世外青鸳谁结构,坐间紫鸽自回翔。
十年滞客空吟想,未识诸天在上方。

53 《寄革露传祖宣老二首》 宋·吴则礼

千秋北固旧知名,想见禅房掩昼扃。
坐上休论失匕筹,定中那复骇雷霆。
图书遮榻青灯暗,钟鼓喧江白浪腥。
天外楼台近浮玉,与谁飞锡过南{左氵右霝}。

54 《金房道间皆蜡梅居人取以为薪周务本戏为蜡梅》 宋·郑刚中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
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
初谓此邦人,推为百世魁。

55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
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
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
於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

56 《樊丈子思以阳兄弟三年端居招饮山房为破愁寂》 宋·程公许

衔恤三年意绪凋,嘉招为我破无憀。
露秋爽借谈锋利,霜月寒侵酒力消。
心事寂无机事成,诗情何以道情饶。
平一我亦轻簪绂,安得长年共一瓢。

57 《自和山房十咏》 宋·李曾伯

真机浑不露中边,自是闲中小有天。
一饮天拚今日醉,万金不博五更眠。

58 《游感山题甘露台》 宋·姚勉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
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
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
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

59 《次山房韵》 宋·何梦桂

易寂无为有感几,几存万物未生时。
阴阳理向极中看,天地心从复处知。
潮上海门探月窟,日回地户濯咸池。
何时骑鹤研朱露,共勘经图叩古羲。

60 《次山房见寄韵》 宋·何梦桂

怀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
世变急三峡,吾道蹇两当。
起坐观列纬,翕箕正煌煌。
游云起碧落,反覆变白苍。

* 关于露房的诗词 描写露房的诗词 带有露房的诗词 包含露房的古诗词(4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