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国的诗词(1655首)

21 《春秋战国门·乐羊》 唐·周昙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
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22 《春秋战国门·再吟》 唐·周昙

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
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

23 《春秋战国门·管仲》 唐·周昙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
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24 《春秋战国门·王后》 唐·周昙

连环要解解非难,忽碎瑶阶一旦间。
两国相持兵不解,会应俱碎似连环。

25 《春秋战国门·赵简子》 唐·周昙

简子雄心蓄霸机,贤愚聊欲试诸儿。
假言藏宝非真宝,不是生知焉得知。

26 《春秋战国门·郤成子》 唐·周昙

陈乐无欢璧在隅,宰臣怀智有微谟。
苟非成子当明哲,谁是仁人可托孤。

27 《春秋战国门·田子奇》 唐·周昙

少年为吏虑非循,一骑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对,车中缘见白头人。

28 《春秋战国门·侯嬴朱亥》 唐·周昙

屠肆监门一贱微,信陵交结国人非。
当时不是二君计,匹马那能解赵围。

29 《衔命还国作》 唐·朝衡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30 《诫是非》 唐·刘兼

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31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唐·无名氏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32 《兜玄国怀归诗》 唐·申欢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33 《东风第一枝·倾国倾城》 宋·吴文英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
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
铅华不御。
漫道有、巫山洛浦。

写人美人赞美

34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宋·赵文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35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宋·赵文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36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高中文言文治国哲理

37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清·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豪放忧国

38 《齐国佐不辱命》 先秦·左丘明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
“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古文观止写人外交历史故事

39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40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宋·梅尧臣

圣人於诗言,曾否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 关于非国的诗词 描写非国的诗词 带有非国的诗词 包含非国的古诗词(16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