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国的诗词(1655首)

861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862 《又和题(一首)》 明·周永年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863 《顺治归山诗》 清·爱新觉罗·福临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864 《清平调词三首》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写花唐诗三百首赞美

865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唐·李白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866 《古风其五十》 唐·李白

宋国梧台东。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国买燕石。
)

夸作天下珍。
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
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
岂知玉与珉。

867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868 《游金山寺》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869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宋·苏轼

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870 《念奴骄》 宋·苏轼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871 《再用前韵》 宋·苏轼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872 《颜阖》 宋·苏轼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轩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873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874 《郊祀庆成诗》 宋·苏轼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
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泰坛朝埽地,魄宝夜垂精。

875 《韩康公挽词三首》 宋·苏轼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缙绅。
空余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876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宋·苏轼

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
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
剩作新诗与君和,莫因风雨废鸣晨。

877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宋·苏轼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
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
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878 《江涨用过韵》 宋·苏轼

草木生故墟,牛羊满空渎。
春江围草市,夜浪浮竹屋。
已连涨海白,尚带霍山绿。
坎离更休王,鱼鳖横陵陆。

879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宋·苏轼

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
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
会有衡阳客,来看意渺茫。

880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 宋·苏轼

君先鲁东家,门户照千古。
文章固应尔,须鬣余似处。
虽非蒙倛状,尚有历国苦。
诵书口澜翻,布谷杂杜宇。

* 关于非国的诗词 描写非国的诗词 带有非国的诗词 包含非国的古诗词(16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