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徒识的诗词(176首)

41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42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43 《唐嘉会妻》 明·吴鼎芳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44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45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46 《答李翊书》 唐·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论说文书信

47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48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明·郑胤骥

忆予初识子,子方髫而俊。
未能与深素,亦以私余润。
迈往不屑姿,良足驱鄙吝。
岁月既已多,肝胆两能印。

49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50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
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
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51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52 《和胡少汲游山》 宋·晁说之

峭直汉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还良媒,生本值恶宿。
高曾耀图牒,罪戾辱堂构。
十饥付群儿,万恨阁孤咮。

53 《万法归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54 《谨所之赠王氏子》 宋·陈淳

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
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

55 《逼仄行,赠毕曜(一作bX々行,一作赠毕四曜)》 唐·杜甫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邻里间,十日不一见颜色。
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

56 《成相杂辞》 先秦·佚名

请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

诗经祭祀乐歌

57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9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宋·王禹偁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60 《新丰折臂翁》 唐·白居易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叙事写人忧国忧民愤懑

* 关于非徒识的诗词 描写非徒识的诗词 带有非徒识的诗词 包含非徒识的古诗词(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