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松的诗词(1424首)

561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562 《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文言文理论哲理

563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64 《枯树赋》 南北朝·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咏物羁旅思乡抒怀悲愤

565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566 《钟山赓吴沉韵》 明·朱元璋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咏物柳树寓人爱情

567 《秋胡行 其二》 魏晋·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568 《赠白马王彪》 魏晋·曹植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569 《双调·夜行船》 元·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570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571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572 《文德皇后挽歌》 唐·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573 《西江月·我爱秋阳道众》 元·尹志平

我爱秋阳道众,人人谦让温和。
终朝豁畅恣高歌。
日用不分彼我。
福地安居自在,松间闲步烟萝。
先人后己行功多。
永没非灾横祸。

574 《渊明祠》 明·宋濂

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
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
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
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
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
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575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576 《古风 林朝英》 当代·金庸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577 《国清寺》 宋·毕士安

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
若非逢圣祚,从自有嘉名。
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怕。
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578 《漫题》 明·陈宪章

日月逝不处,奄忽几华颠。
华颠亦奚为,所希在寡愆。
韦编绝《周易》,锦囊韬虞弦。
饥餐玉台霞,渴饮沧溟渊。

579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580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清·吴伟业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 关于非松的诗词 描写非松的诗词 带有非松的诗词 包含非松的古诗词(1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