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鞭子的诗词(709首)

461 《满江红 嵩山中作》 元·元好问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462 《满庭芳 武当降笔 依托辛天君,见呜鹤余音卷》 宋·无名氏

玉皇传宣,搜求仙子,六百余员。
仙官仙位,补阙大罗天。
敕下诸神采访,随方所、选觅高贤。
三元日,书人功行,飞奏御炉前。

463 《田家语》 宋·梅尧臣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464 《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梅尧臣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465 《观杨之美盘车图》 宋·梅尧臣

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
土山惨憺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
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左山右急}嶙。
过桥已有一乘歇,解牛离轭童可哂。

466 《书窜》 宋·梅尧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467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宋·梅尧臣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
一书冤逐客,四咏继称贤。
自谓临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画榼,素鲤养泓泉。

468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469 《闻邹德久自常州来泰州圩垾得良田数十顷遂可》 宋·晁说之

乃公不识贾公闾,之子饥寒夜读书。
前年避贼逐江鹭,今岁垾田鞭海鱼。

470 《一品孙郑昱》 宋·王禹偁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471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刘克庄

陌上儿童说,时清长吏贤。
岂能无朴教,不过示蒲鞭。
采彼轻柔质,施诸牧御权。
坐令强梗者,若挞市朝然。
院舍棠阴合,圜扉草色鲜。
弛答能败子,威爱贵兼全。

472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宋·刘克庄

汗血名驹白玉鞭,本初父子喜华鲜。
只今无复狂游侣,自卸驴鞍古店前。

473 《忆昔二首》 宋·刘克庄

犹记颛蒙昔未开,自鞭宁待父师哉。
残编常到鸡声彻,警枕频惊蝶梦回。
且可遍参学童子,未应一跳至如来。
丛林个个谈宗旨,谁是禅家大辩才。

474 《六言三首》 宋·刘克庄

南塘登极数袁,平园册后尾联。
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着鞭。

475 《送徐守寺正二首》 宋·刘克庄

楳埜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
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樽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
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

476 《又和宋侯三首》 宋·刘克庄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
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
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
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477 《衡永道中二首》 宋·刘克庄

一舍常分作两程,雪鞭两袖少逢晴。
平生不识终南迳,来傍湖南堠子行。

478 《铧觜》 宋·刘克庄

世传灵渠自秦始,南引漓江会湘水。
楚山忧赭石畏鞭,凿崖通堑三百里。
篙师安知有史录,割牲沈币祀渎鬼。
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479 《送赴省诸友·卓怡丈》 宋·刘克庄

辇下银袍似堵墙,名涂个个着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一日看花得许狂。
韩子吟披惟六艺,沂公吃着岂三场。
临岐不待殷勤祝,涵养功深讲贯祥。

480 《送王实之》 宋·刘克庄

欲去还留每自怜,竟为吾子弟先鞭。
孤忠尽见万言疏,十口同登一叶船。
屈法相全烦圣主,上书俱贬愧前贤。
南归定过西山下,细把行藏告墓阡。

* 关于鞭子的诗词 描写鞭子的诗词 带有鞭子的诗词 包含鞭子的古诗词(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