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须兰棹的诗词(41首)

21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2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 唐·杜甫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
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
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
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

忧国忧民

23 《月三十韵》 唐·元稹

蓂叶标新朔,霜豪引细辉。
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
凉魄潭空洞,虚弓雁畏威。
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24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25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唐·杜牧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26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唐·郑史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27 《许员外新阳别业》 唐·方干

兰汀橘岛映亭台,不是经心即手栽。
满阁白云随雨去,一池寒月逐潮来。
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

28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唐·郑谷

高名向己求,古韵古无俦。
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
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
云鹤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29 《河传》 唐·顾夐

燕扬晴景。
小窗屏暖,鸳鸯交颈。
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

愉悦夏天田园

30 《望远行(仙吕调)》 宋·柳永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

31 《望湘人(春思)》 宋·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
几许伤春晚。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

32 《大酺(寿江东运使陆云西集撰)》 宋·陈著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33 《大酺(寿江东运使陆云西集撰)》 宋·陈著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34 《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春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祈祷忧国忧民

35 《金菊对芙蓉 秋思》 元·梁寅

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
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
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
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

36 《江上曲》 明·王祎

水兰船系门前树,阿郎今朝棹船去。
去时为问几时归,约道归时日须暮。
江上风水不可期,日暮不知归不归。

37 《夏日宴黉堂/夏日燕黉堂》 宋·无名氏

日初长。
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
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
萍芜迳,曲凝珠颗,衬汀沙、细簇蜂房。

38 《依韵答公节》 宋·强至

长髯踏昏鼓,诗卷置予怀。
屡读销兰炬,幽眠废竹斋。
雷陈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惊双目,清风畅百骸。

39 《浣花即席》 宋·魏了翁

轻飔濯袢暑,清与耳目谋。
江山新容态,真意烂不收。
榜人以戒余,将事东郊游。
川后且静波,冯夷亦安流。

40 《次韵弟茝怀归》 宋·陈著

同声相应甚埙箎,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 关于须兰棹的诗词 描写须兰棹的诗词 带有须兰棹的诗词 包含须兰棹的古诗词(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