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颦翠的诗词(196首)

41 《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咏物竹子

42 《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43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唐·张南史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
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
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44 《赠歌人(一作赠佳人)》 唐·武元衡

林莺一哢四时春,蝉翼罗衣白玉人。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声长啸翠眉颦。

45 《广陵诗》 唐·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唐诗三百首写景月亮写水思乡

46 《夜坐吟》 唐·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蛾。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梢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班骓。

47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48 《听歌》 唐·李涉

飒飒先飞梁上尘,朱唇不动翠眉颦。
愿得春风吹更远,直教愁杀满城人。

49 《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唐·许浑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
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
彩槛烛烟光吐日,画屏香雾暖如春。
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

50 《秋荷》 唐·陆龟蒙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51 《秋霁后》 唐·罗隐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
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52 《中春宴游》 唐·刘兼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
楚王云雨迷巫峡,江令文章媚蜀笺。
歌黛入颦春袖敛,舞衣新绣晓霞鲜。
酒阑香袂初分散,笑指渔翁钓暮烟。

53 《看蜀女转昭君变》 唐·吉师老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54 《山居诗二十四首》 唐·贯休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55 《少年游(十之五·林钟商)》 宋·柳永

淡黄衫子郁金裙。
长忆个人人。
文谈间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当初为倚深深宠,无个事、爱娇嗔。
想得别来,旧家模样,只是翠蛾颦。

56 《燕归梁(高平调)》 宋·张先

去岁中秋玩桂轮。
河汉净无云,今年江上共瑶尊。
都不是、去年人。
水精宫殿,琉璃台阁,红翠两行分。
点唇机动秀眉颦。
清影外、见微尘。

57 《更漏子》 宋·晏殊

蕣华浓,山翠浅。
一寸秋波如剪。
红日永,绮筵开。
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
占断晓莺春柳。
才送目,又颦眉。
此情谁得知。

春节

58 《望仙门》 宋·晏殊

玉池波浪碧如鳞。
露莲新。
清歌一曲翠眉颦。
舞华茵。
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
太平无事荷君恩。
荷君恩。
齐唱望仙门。

59 《木兰花》 宋·晏几道

小颦若解愁春暮。
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
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宋词三百首考试抒怀豪迈

60 《玉楼春》 宋·晏几道

斑骓路与阳台近。
前度无题初借问。
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
梅花未足凭芳信。
弦语岂堪传素恨。
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

* 关于颦翠的诗词 描写颦翠的诗词 带有颦翠的诗词 包含颦翠的古诗词(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