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俗画的诗词(244首)

21 《风林石歌》 宋·司马光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22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记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23 《赠向扬州》 宋·王洋

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夸殊伦。
其间淮上礼节帅,气象直出追芳尘。
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

24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25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26 《题苍梧部》 宋·陈执中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
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
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從汉大夫。

27 《志古溪堂》 宋·李思衍

堂成合入辋川图,尘隔香红九轨衢。
诗泄骚情风俗老,棋藏活著路头苏。
梅黄著雨惊莺染,竹醉薰风倩鹤扶。
一片丹青谁画得,吟肠恼断老耕夫。

28 《春日田园杂兴》 宋·全壁

倦游归隐白云乡,芳草庭闲画日长。
晋氏衣冠门外柳,幽人风俗屋边桑。
青林伐鼓村村社,绿水平畴处处秧。
未分东风欺老眼,一编牛背卧斜阳。

29 《杨孟载画竹》 明·徐贲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30 《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宋·黄庭坚

丹青古藏壁,风雨饱侵食。
拂尘开藻鉴,志士泪沾臆。
灵山远飞来,不可以智测。
龙神湛回向,拥卫立剑戟。

31 《赠江宁王高士》 宋·梅尧臣

自古江南风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贤。
药无远近宁论报,家有图书不计钱。
已住秦淮借风月,遍寻吴国旧山川。
尘缨我系未能解,每一来过驻画船。

32 《次韵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宋·苏辙

丹青古藏壁,风雨饱侵藻。
拂尘开蚀鉴,志士泪沾臆。
灵山远飞来,不可以智测。
龙神湛回向,拥卫立剑戟。

33 《蕙兰芳引(林钟商,俗名歇指调赋藏一家吴郡王画兰)》 宋·吴文英

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
秀骨冷盈盈,清洗九秋涧绿。
奉车旧畹,料未许、千金轻儥。
浅笑还不语,蔓草罗裙一幅。

34 《瑞龙吟(黄钟商,俗名大石调,犯正平调蓬莱阁)》 宋·吴文英

堕虹际。
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
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

35 《上曹大夫》 宋·郑侠

客从南英到揭阳,十有五年困长道。
囊资空竭奴仆愁,气象尘埃颜貌老。
天矜穷悴幸有缘,太守曹公看客好。
孤舟薄舣即趋门,一笑相迎见怀抱。

36 《题归去来辞画(四首)》 明·陈颢

帝乡不可期,归老全此身。
清风谢流俗,高节抗浮云。
舒啸登东皋,赋诗临涧滨。
有酒辄取醉,不负头上巾。
乐天以乘化,超然真达人。

37 《罨画溪》 明·马愈

溪藤荡微风,溪水清见底。
照映青藤花,摇摇不能已。
仙人紫绮裘,啸咏溪光里。
慨彼尘俗心,谁能此涓洗。

38 《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 宋·黄庭坚

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39 《暮春送陈郎中出守醉李》 明·高启

出幕方为郡,行车动画轮。
图书归省吏,风俗问州人。
塘水龙鳞细,城槐兔目新。
莫言花已尽,君到自阳春。

40 《题天开图画》 宋·白玉蟾

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肯豁开。
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然来。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

* 关于风俗画的诗词 描写风俗画的诗词 带有风俗画的诗词 包含风俗画的古诗词(2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