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渡的诗词(821首)

161 《杂曲歌辞·蓟门行》 唐·李希仲

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
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

162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唐·刘长卿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163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唐·赵嘏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
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
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
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

离别写人

164 《杂曲歌辞·盖罗缝》 唐·佚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尚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鸟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165 《从军行》 唐·王宏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
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166 《失群雁》 唐·卢照邻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沉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167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 唐·宋之问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
奔龙争渡月,飞鹊乱填河。
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
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

168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唐·杜审言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
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祯符龙马出,宝箓凤凰传。

宫廷生活茶叶

169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唐·苏味道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
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
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
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

170 《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唐·苏颋

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
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
饯饮回仙跸,临戎解御衣。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方伫勋庸盛,天词降紫微。

171 《饯郑安阳入蜀》 唐·骆宾王

彭山折坂外,井络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怅望,岐路我裴徊。
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

172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唐·张说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173 《安乐郡主花烛行》 唐·张说

青宫朱邸翊皇闱,玉叶琼蕤发紫微。
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凰飞。
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

小学古诗春天写山写鸟

174 《南中送北使二首》 唐·张说

传闻合蒲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175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 唐·李乂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176 《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
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177 《从军行》 唐·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乐府边塞

178 《放歌行》 唐·王昌龄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179 《放歌行》 唐·王昌龄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180 《送裴图南》 唐·王昌龄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宴会写山写水愉悦

* 关于飞渡的诗词 描写飞渡的诗词 带有飞渡的诗词 包含飞渡的古诗词(8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