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俎的诗词(209首)

61 《满庭芳(代乡大夫报劝)》 宋·史浩

油幕初开,马辛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
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
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宋词精选纪行写景抒怀

62 《喜迁莺(立春)》 宋·史浩

谯门残月。
正画角晓寒,梅花吹彻。
瑞日烘云,和风解冻,青帝乍临东阙。
暖响土牛箫鼓,夹路珠帘高揭。

春游生活

63 《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 宋·仲并

铃閤寻盟未肯寒。
鹢首驻江干。
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64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65 《东坡引(九日)》 宋·曹冠

凉飚生玉宇。
黄花晓凝露。
汀苹岸蓼秋暮。
登高开宴俎。
传杯兴逸,分咏得句。
思戏马、长怀古。
东篱候酒人何处。
芳尊须送与。

66 《蝶恋花》 宋·管鉴

既出院,方见所赋,以“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尚余并字,因为足之
楼倚云屏江泻镜。
尊俎风流,地与人俱胜。
酒力易消风力劲。

67 《水调歌头(和李守)》 宋·沈瀛

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
缑山仙客,飘然曾约此中留。
更有骑鲸公子,相与翱翔八极,凛凛气横秋。
明月楼头宴,樽俎好诗流。

68 《念奴娇》 宋·沈端节

重阳恁好,正秋清天色,水容如泻。
野阔风高香雾满,采菊无人同把,堪笑渊明,蓬头曳杖,吟赏东篱下。
孤风远韵,至今犹作佳话。
争似太守才贤,慈祥恺悌,赋政多闲暇。

69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宋·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70 《法曲献仙音》 宋·姜夔

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
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71 《飞雪满堆山(次赵西里_·行喜雪韵)》 宋·张榘

爱日烘晴,梅梢春动,晓窗客梦方远。
江天万里,高低烟树,四望犹拥螺鬟。
是谁邀滕六,酿薄暮、同云_寒。
却元来是,铃阁露熏,俄忽老青山。

72 《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 宋·李曾伯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离别相思

73 《锁窗寒(春暮用美成韵)》 宋·赵必{王象}

乳燕双飞,黄莺百啭,深深庭户。
海棠开遍,零乱一帘红雨。
绣帘低、卷起春风,香肩倦倚娇无语。
叹玉堂底事。

74 《括沁园春》 宋·林正大

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
敞明窗净室,素屏虚榻,要仰观山色。
俯听流泉。
中有池台,旁多竹卉,夹涧杉松高刺。

75 《望海潮(浮远堂)》 宋·史隽之

危岑孤秀,飞轩爽豁,空江泱漭黄流。
吴札故邱,春申旧国,西风吹换清秋。
沧海浪初收。
共登高临眺,尊俎绸缪。

76 《满江南(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宋·王淮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77 《摸鱼儿》 宋·徐一初

对茱萸、一年一度。
龙山今在何处。
参军莫道无勋业,消得从容尊俎。
君看取。

送别追忆怀友思念

78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79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8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 关于高俎的诗词 描写高俎的诗词 带有高俎的诗词 包含高俎的古诗词(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