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鸣笳的诗词(174首)

81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唐·张说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82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唐·王维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

83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唐·王维

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树转宫犹出,笳悲马不前。
虽蒙绝驰道,京兆别开阡。

84 《后出塞五首》 唐·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写人边塞组诗

85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唐·杜甫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86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 唐·杜甫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
凄凉馀部曲,燀赫旧家声。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
艰难须上策,容易即前程。

87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88 《从军行二首》 唐·顾况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
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89 《送张郎中还蜀歌》 唐·卢纶

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
功成走马朝天子,伏槛论边若流水。
晓离仙署趋紫微,夜接高儒读青史。

90 《五城道中》 唐·李益

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
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
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91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唐·李益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
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
云谁斅美香,分毫寄明牧。

92 《出塞》 唐·于鹄

葱岭秋尘起,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93 《出塞》 唐·于鹄

葱岭秋尘起,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94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唐·韩愈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讽刺

95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唐·白居易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忧国忧民讽刺

96 《雉场歌》 唐·温庭筠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
彩仗锵锵已合围,绣翎白颈遥相妒。
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

97 《陈宫词》 唐·温庭筠

鸡鸣人草草,香辇出宫花。
妓语细腰转,马嘶金面斜。
早莺随彩仗,惊雉避凝笳。
淅沥湘风外,红轮映曙霞。

98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唐·陆龟蒙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99 《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感慨人生

100 《水调歌头(九日)》 宋·王千秋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赠答赞美友人抒情

* 关于鸣笳的诗词 描写鸣笳的诗词 带有鸣笳的诗词 包含鸣笳的古诗词(1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