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鸾书的诗词(585首)

341 《游龙岩三洞之间》 元·周砥

商颜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
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
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
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

342 《篆冢歌(有序)》 元·钱惟善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
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343 《送大宗伯介溪公南都十二韵》 明·高叔嗣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344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明·顾德辉

绰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龙来,九派盘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团团青桂树,枝叶相蜷樛。

345 《墨窗为赵捴谦赋》 明·管讷

女娲立极断鳌足,羲画之先无刻木。
始观鸟迹制文字,夜鬼哭天天雨粟。
篆隶变化生八分,行草复作何纷纷。
六书古制既茫昧,载籍况遭秦火焚。

346 《哭先师樗隐先生》 明·管讷

先生姓刘,名俨,字敬思,钱塘人。
痛哭刘夫子,如今隔九泉。
感恩惟我在,卓行许谁宣。
汉向犹今系,梁訏复后贤。

347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348 《紫陌行》 明·韩上桂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349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 明·何允泓

草泽冥冥祲未除,蛇龙自古宅于菹。
鸾台谁肯翻金史,牛角将无挂汉书。
日下金星争戋刂度,燕中木介象储胥。
全身惟有为农好,久矣吾师叹不如。

350 《长相思·长相思》 明·机先

长相思,相思长,有美人兮在扶桑。
手攀珊瑚酌霞气,口诵太乙朝东皇。
鲸波摩天不可航,矫首欲渡川无梁。
去时遗我琼瑶章,蛮笺半幅双鸳鸯。

351 《题孙氏遗墨轩》 明·揭轨

宣文学士吾季父,草书往往追怀素。
玉堂多暇日临池,方驾长沙美无度。
闻道尊公居豫章,亦以能书相颉颃。
锦囊长纸霜玉洁,清醉时时临数行。

352 《噪鹊行》 明·景旸

鹊鹊复鹊鹊,春明飞向深树落。
树边人家怀抱恶,去年征夫从卫霍。
边头烽火接回中,羽书昼警清夜同。
一自将军度河曲,天山万里风云空。

353 《寄周子冶》 明·蓝仁

天地为罗网,枭鸾一死生。
英雄莫自悔,骨相或当鲸。
照影浑疑鬼,残形已作兵。
诗书翻误世,戈甲可收名。

354 《八月三日直内阁杨少保延话率口呈此》 明·刘昌

翠玉楼台映碧虚,上皇曾此驻鸾舆。
当时官从皆能事,只说相如有谏书。

355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明·卢柟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
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
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
多贤信足征,特秀殊异撰。

356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明·陆容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357 《钟陵行》 明·钱王孙妻

濮阳书生有仙骨,往因合与神仙匹。
山头邂逅琼台姬,沉吟绣繻甲障诗。
怪风裂屋天符下,采鸾谪向文箫嫁。
笑携纤手归钟陵,茅茨栖隐垂古藤。

358 《追和杨眉庵次韵李义山无题诗五首》 明·沈愚

纤纤斜日弄微风,肠断仙山碧海东。
鸾镜有尘空自掩,雁书无路若为通。
愁横柳叶眉颦翠,泪湿桃花脸晕红。
尽道芳年易憔悴,莫教青鬓作秋篷。
¤

359 《追和杨眉庵次韵李义山无题诗五首》 明·沈愚

油壁香车几度来,赤阑桥畔起惊雷。
梦随暮雨阳台去,愁踏春波洛浦回。
青鸟衔书通密意,彩鸾留咏惜奇才。
苦心一寸如红烛,总遣烧残未作灰。
¤

360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明·宋讷

瑶台琼室倚清虚,佳气潜消谏疏疏。
帅阃有兵空虎卫,经筵无讲逐鸾舆。
侯封一代皇孙爵,帝纪千年太史书。
斜日五云坊下路,老儒骑马重踌躇。
¤

* 关于鸾书的诗词 描写鸾书的诗词 带有鸾书的诗词 包含鸾书的古诗词(5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