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黯伤的诗词(78首)

41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42 《吊古战场文》 唐·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古文观止战争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43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44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45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46 《形影神三首》 魏晋·陶渊明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人生哲理

47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48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9 《河阳秋思六首》 宋·宋庠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鱸鱼轻客臣,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50 《新柳篇》 明·黄世康

灵谷看梅初驻杖,青溪又见柳条长。
稚叶晴窥拾翠堤,流丝暗扑游春仗。
带结柔腰不自持,笛弄新腔那得知。
小楼思妇见愁别,南陌征人折恨离。

51 《送春》 明·李勖

强对东风酒一尊,留君无计黯消魂。
绿波芳草汀边路,飞絮残阳柳外村。
莺倦语时浑寂寞,客伤离处又黄昏。
寒灯孤馆何曾寐,山雨潇潇独闭门。

52 《同寅章德懋黄仲昭庄孔易以言事去职为之太息》 明·倪岳

悠悠往事不堪论,默默穷愁泪暗吞。
敢向明时伤远谪,独怜壮志付空言。
楚人但识湘闾去,汉室谁知汲黯存。
愧我同官未同事,端居真已负君恩。

53 《感怀诗(四十首·有序)》 明·桑悦

盎盎临春阁,盈盈珠翠妆。
桃李满庭除,东风有余香。
更衣间罗绮,抚瑟杂宫商。
艳阳好天气,欢乐殊未央。

54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宋·苏轼

晏婴不满六尺长,高节万仞陵首阳。
青衫白发不自叹,富贵在天那得忙。
十年闭户乐幽独,百金购书收散亡。
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奸强。

55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6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7 《访客至西郊》 宋·陆游

搣搣败叶飞,黯黯寒云低。
村墟与市里,触目一惨凄。
今日病体轻,驾言适城西。
丹柿满野店,青帘出江堤。

58 《转运李宥学士》 宋·宋祁

栈外秋高荠树繁,一星飞影伴輶轩。
属城导骑賨歌密,近野迎浆蜀老喧。
濯锦万梭催贡箧,熬监千井算牢盆。
行台自昔书林宠,不为伤离更黯魂。

59 《思归》 宋·宋祁

心悸真摧橹,年衰逼异糧。
西征何日赋,东走向来狂。
遂隔承明谒,虚称建礼郎。
去都魂黯黯,思幄泪浪浪。

60 《离阳翟》 宋·张耒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
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
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
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

* 关于黯伤的诗词 描写黯伤的诗词 带有黯伤的诗词 包含黯伤的古诗词(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