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鼎烹的诗词(272首)

61 《送丁鍊师归福堂》 宋·胡仲弓

易东流派远,千载见斯人。
鼎烹龙虎,丹书役鬼神。
形臞心更古,食淡语尤真。
野鹤冲天去,空余华表身。

62 《妙智寺明上人他适因得一游》 宋·董嗣杲

主僧何所往,閒客自来游。
山阜秋棱劲,村塍稻把稠。
落乌攒梵庑,腥鸽堕经楼。
鼎烹茶去,无人说赵州。

63 《读张子房传》 宋·华岳

英雄欲立异时名,四体难逃五鼎烹
何事秦车已虀粉,子房和客总全生。

64 《蔬食》 宋·王炎

瓠白吾何有,人言太瘦生。
富儿皆肉食,我辈但藜羹。
安得万钱费,应无五鼎烹
饥肠雷欲吼,一饱亦何营。

65 《水龙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元·许有壬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
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
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

66 《水龙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元·许有壬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
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
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

67 《刘裸卿送笋》 宋·章甫

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68 《范园避暑》 宋·赵汝鐩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
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
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69 《悯蟹》 宋·艾性夫

落穽都缘奔火明,林然多足不支倾。
是谁贻怒到公等,怜汝无肠受鼎烹
支解肯供浮白醉,壳空竟弃外黄城。
江湖好是横行处,草浅泥污过一生。

70 《献西俘》 宋·孔武仲

先帝谋西域,边功未告成。
一朝锄狡穴,万里振天声。
汉狱宜归死,汤罗尚借生。
淮阴甘就缚,颉利许留京。

71 《又坐隐辞》 宋·戴表元

快马疾驰,不如徒步。
多金善贾,不如躬耕。
日食八珍,不如强饭。
封侯万里,不如还乡。

72 《次韵范景文莺字早字二首》 宋·方回

醉眼无国色,醉耳无霆声。
醉卧亦无梦,一醉泯七情。
宿醉魂死矣,谁欤奠孔楹。
酒醒魂忽还,里巷无不惊。

73 《宣城琴高之名甚著转送四方甚珍品也比得之乃》 宋·钱时

大蕊真成九灶火,小鲜何事一杯羹。
终然不免名为累,岁岁琴高入鼎烹

74 《武昌澄道寺前溪上观鱼》 宋·钱时

山溪清彻底,映日浮修鳞,人间汤鼎烹,见此一掬春。
倚杖为欣然,长淮浩无垠。
寄语溪上翁,可以观吾仁。

75 《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 宋·释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几番坎止又流行。
生来不作千年调,死亦何须五鼎烹
周室黍离狼虎国,尧天花蔼凤凰城。
看山欲跨山中马,却怪一春无好晴。

76 《寓乾明观五首》 宋·杨公远

多谢老弥明,金芽石鼎烹
一瓯浮雪白,两腋觉风清。
齿颊回真味,诗联悟道情。
北窗高卧处,魂梦到蓬瀛。

77 《次兰皋擘蟹》 宋·杨公远

江湖郭索草泥行,不料遭人人鼎烹
勇恃甲戈身莫卫,富藏金玉味还清。
持螯细咀仍三咏,把酒高吟快一生。
鲈脍侯鲭应退舍,算渠只合伴香橙。

78 《厨鸡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 宋·曾丰

惊栖潜避影,啄怯暗吞声。
似惜千金命,而逃五鼎烹
肋枯那便齿,皮瘠不宜羹。
肉食非吾事,从今戒杀生。

79 《石鼎联句》 唐·韩愈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
——刘师服
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
——侯喜

80 《风入松·乾坤鼎沸炼神丹》 元·王吉昌

乾坤鼎沸炼神丹。
聚虎肺龙肝。
合和蟾凤凝嘉瑞,变盈空、甘露**。
敛掠烹成金液,喷真味,霭椒兰。

* 关于鼎烹的诗词 描写鼎烹的诗词 带有鼎烹的诗词 包含鼎烹的古诗词(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