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全诗翻译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释: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译文1: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译文2: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得远是因为我站得高
并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均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长安,时人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却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人贵宠无比,拟于王者,惟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杀虞世基,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家兄挨刀,当然没获允许,众人把虞世基一家犹如砍瓜切菜一样杀个精光,估计士兵们平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坏,舍之而去。
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窦建德后,引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贞观七年,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纯文人出身,书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识,常常与之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李世民万代明君,因此更加亲礼于他。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贞观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赏析二: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译文]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释: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译文1: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译文2: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得远是因为我站得高
并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均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长安,时人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却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人贵宠无比,拟于王者,惟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杀虞世基,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家兄挨刀,当然没获允许,众人把虞世基一家犹如砍瓜切菜一样杀个精光,估计士兵们平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坏,舍之而去。
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窦建德后,引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贞观七年,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纯文人出身,书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识,常常与之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李世民万代明君,因此更加亲礼于他。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贞观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赏析二: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