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吟诵的诗句

清明时吟诵的诗句

  清明时节杨柳依,路上行人伤凄凄。纷纷细雨识人意,暗送迎春色迷离。思亲不在伤别离,绵绵幽情无处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清明节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时吟诵的诗句:

  1) 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 温庭筠《寒食日作》

  2)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5)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 —— 温庭筠《寒食日作》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7)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8) 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9)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0)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1)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2) 总不解、将春系住。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3)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 邵谒《长安寒食》

  14) 记前度、刘郎曾赋。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5) 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 —— 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16)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 郑刚中《寒食》

  17) 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8)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 ——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2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21)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22)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23) 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4)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5)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 郑刚中《寒食》

  26) 绿云蔽日树输囷。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7) 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8)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9)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 王建《寒食》

  30) 五更风雨断遥岑。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1)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 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2)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 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3)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4) 熟睡起来,宿酲微带。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5)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清明时吟诵的诗词: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上一篇:诗句中的清明节 下一篇:清明节的诗句
* 清明时节杨柳依,路上行人伤凄凄。纷纷细雨识人意,暗送迎春色迷离。思亲不在伤别离,绵绵幽情无处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清明节的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时吟诵的诗句:  1) 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 —— 温庭筠《寒食日作》  2)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 吴文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