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无争造句

“与世无争”的解释

与世无争[yǔ shì wú zhēng]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用“与世无争”造句 第6组

51、 人生暮境一切看淡,其实可以与世无争,这是多数人的活法;可是,裳翁足不出户,却心怀天下,即使是翻读闲书,也不仅仅只是消闲。

52、 如果真能夺得天下,云愿意携侣隐居,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53、 因为和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思想很符合,与世无争

54、 散修与世无争,自由自在,只因本身无根无蒂,他们的出路大部分是上代遗传,也有一些是机缘所获。

55、 他与师傅本是常年在大山之中修行,终年不理世上之事,过着与世无争,恬然自足的生活。

56、 一个重生的少年,本想与世无争,修身养性,但命运却让他的每一步都重现辉煌,荣登爵位。

57、 刘璋的为人刘尚还是很清楚的,胆小怕事,性格懦弱,没有多大的野心,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争霸之中,一直属于与世无争,安分守已的那一种。

58、 要是无所作为,与世无争,除非守着个大宝库,否则别说修炼了,就是养活自己都困难。

59、 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

60、 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用“与世无争”造句 第7组

61、 背景硬实,又与世无争,这种人没有谁会吃饱了撑的来撩拨他。

62、 我佛门不染红尘,与世无争,而你身为佛徒却如此嚣狂,必为我教魔孽,小僧愿承受世间杀劫,诛灭你这魔头,报上你的法号,待小僧将你降伏后再诵经超度!

63、 洞霄宫原本是道家修身养性处所,与世无争,二十年前一个年轻的道士接管洞霄宫后,开始竭力发扬剑术,将习武与修道结合,门派虽小,却亦被看做武林新贵。

64、 诸多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密就是脾气温和,随遇而安,衣食随缘,与世无争,不计较一时一地一事的荣辱得失。

65、 萧随风知道他不喜世事纷扰,每次都不提及外面的江湖纷争、天下局势,而他自己也乐于在这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暂时避开外面的一切,休息放松自己的身心。

66、 一代神医风霁月,与世无争,仍逃不过暗算;绝世杀手萧铁棠,洗手江湖,却摆脱不了仇杀的结局。

6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并不只是与世无争,强调要有一个立体的人格和强劲的主体。

68、 这刚一照面,渔樵耕读四大弟子,一死一残,一灯本来已看破了一半红尘,喜欢清静,与世无争,但此时却觉胸中好似烈火燃烧,又似被泥丸堵塞,只欲炸裂。

69、 早上在指定地点乘豪华旅游大巴奔赴八里沟,沿途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下午抵景区,感受太行淳朴民风,体验与世无争的山村农家生活,晚餐后入住。

* 在线查询与世无争造句,用与世无争造句,用与世无争组词造句,包含与世无争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