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造句

用“中书”造句 第6组

51、家喻户晓的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单田芳几位评书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从辽河畔走进空中书场、电视书场的。

52、纵使断案是以圣人敕令和中书省判例为准,但我相信,中书省判例中绝不会允许公主私下里随意将人刑死,阁下不要虚张声势大而化之。

53、陛下,臣以为,中书令所奏,实是眼下唯一挽转险局之上策!还请陛下早作决断,望再勿犹豫不决而误时招祸!

54、给事中陆质、中书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

55、俩人你吹我捧侃得热闹,却没曾想旁边黄知县、刘知州两人吓得腿都软了!方才朱大贵随口胡诌的这几位,那可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56、宋朝以门下侍?兼平章事为正相,中书侍郎兼参知政事为副相,另有门下中书侍郎共三人为参相,宰相共有五人。

57、脱脱遂将中书省内属员,一一稽考,查得参政孔思立等,俱由太平荐拔,竟不问贤否,坐罪黜退,改用乌古孙良桢、龚伯遂、汝中柏等为僚属。

58、她恃宠而骄,孙权的病越来越重,她却越来越高兴,因为自己的儿子可以早一点登上皇位,免得夜长梦多,还悄悄向中书令孙弘打听吕后专权的故事。

59、时又议省州、郡、县半吏以赴农功,中书监荀勖以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60、玉徽王朝惠帝广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承恩伯费无极,上劝进表,朝野震动。

用“中书”造句 第7组

61、当由中书省循例请赈,即奉旨照准,帝泽虽是如春,百姓终难全活。

62、此人乃东林智囊,在东林之中影响非同小可,既有叶向高保他,又有东林诸党提携,虽一举人之身,却为内阁中书,能量之大,可不能小看。

63、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

64、及司马玮被杀,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

65、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

66、方才朱大贵随口胡诌的这几位,那可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67、东昏旧臣列队于朱雀门外奉表相迎,中书令等朝廷重臣纷纷劝进,梁王谦辞曰:‘衍何德何能,敢问鼎大位。

68、(六)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69、坛场使、中书令张嘉贞贬为幽州刺史。

70、中书令王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用“中书”造句 第8组

71、主君莫要高声,这里是中书令李林甫的宅第,来往非富即贵,可冲撞不得。

72、中国江苏网3月22日讯(通讯员任中*记者戚阜生)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20年内因同一罪名而被抓8次,屡教不改的累犯,实在少见。

73、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74、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袪补西省学士,助撰录。

75、两人都接触过一些绝密的内部材料,司马迁受腐刑而得以出任中书令,波里比阿是由于卖国投敌而得以担任西庇阿的参谋。

76、给了他中书令,给了他儿子皇城使,朕待他也算不薄了,就看李筠是否知好歹了?

77、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78、其后,李正民以中书舍人为江、浙、湖南抚谕使,且令按察官吏,伸民冤抑。

79、其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

80、以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湜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书中侍郎陆象先同平章事。

用“中书”造句 第9组

81、又谢庄囗时未老,其疾以转差,今居此任,复为非宜,谓宜中书令才望为允。

82、此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司马衍,年纪只有六岁,朝中大权主要掌握在国舅中书令庾亮的手中,庾亮才是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

83、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卫大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珣瑜为吏部尚书,高郢刑部尚书,并罢知政事。

84、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疏,还不敢与他人交谈,只是击节称叹,被家人告密,死于非命,家亦被抄。

85、夫作金皆在神仙集中,淮南王抄出,以作鸿宝枕中书,虽有其文,然皆秘其要文,必须口诀,临文指解,然後可为耳。

86、为了兴旺自己的家族,霍韬建大宗祠、行合爨、立家长、设宗子、建书院进行一系列宗族建设,其中书院是最重要一环。

87、李肇曾任尚书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唐宪宗元和中为中书舍人。

88、自冏等起兵,百官将士皆欲诛伦、秀,秀惧,不敢出中书省;及闻河北军败,忧懑不知所为。

89、梦中书生劝我歇手,难道教我不要看牛不成?从来说梦是反的,梦福得祸,梦笑得哭。

90、号为硕甫名臣的杜文端、冯文毅诸公,都不过仰亲贵鼻息,伴食中书过一辈子是了,天下安危,与他一毫都不相涉。

用“中书”造句 第10组

91、前新赠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书令曹恂,晋阳太守王忠,太子洗马刘绥等,或识朕于童龀之中,或济朕于艰窘之极,言念君子,实伤我心。

92、临考前,秦桧派人把中书舍人程子山召入相府,只让仆人用美酒好饭侍候,秦桧本人并不出面接待。

93、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治太原路。

94、李韶弟李彦,为中书博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

95、中书省已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都到郓城。

96、史料记载,忽必烈为了严肃法纪,加强吏治,在中书省门前建了个“登闻鼓”,凡是大冤无处申诉的,可随时前来击鼓鸣冤。

97、又说汪文言门役滥窃中书,交通内外,欺君误国当诛。

98、中书令庾亮居然不顾众人反对强行征召历阳内史苏峻回朝,名义上封了个大司农也算是加官进爵,可谁都知道这大司农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职。

99、六月癸亥,黄门侍郎高智周同中书门下三品。

100、国忠之党翰林学士张渐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凭国忠之势,招来赂遗,车马盈门,财货山积;及国忠败,皆坐诛灭,其斫丧王室,俱一时之沴气焉。

* 在线查询中书造句,用中书造句,用中书组词造句,包含中书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