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造句

“主体”的解释

主体[zhǔ tǐ] 主体 (汉语词语)主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ǔ tǐ,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用“主体”造句 第26组

251、农村幼儿教育的实际主体处境尴尬。

252、裁判官指被告与事主体格相若,质疑事主受侵犯时竟未能反抗,翌日又让对方协助拉筋,对事主证供存疑。

253、各种利益主体的明争暗斗,早有端倪可察。

254、正因为如此,人的城镇化才被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而从人的现代化角度看,凸显人的主体地位乃是城镇化的精义。

255、属地监管部门要对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行政执法工作使网络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

256、因为创作需要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需要作家独特个性的张扬;而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希望接受的正是那种“荆木特立”,而非“樗栎庸材”。

257、包括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

258、昨天,记者从武汉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武汉将用3年打造5A级景区“江汉朝宗”,建成后景区主体将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259、一年来,广东努力聚合改革正能量,争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多个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

260、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民营医院成为“走穴”首选对象,而作为该政策主体,有医生坦言,最怕拿着医院工资去外面“走穴”会被领导“穿小鞋”。

用“主体”造句 第27组

261、毕业于该院校的朝鲜杂技演员在世界多国表演了《空中秋千飞行》《秋千中心》《空中飞人》《跳跳板》等杂技节目,弘扬了朝鲜“主体”杂技艺术的名声。

262、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新民诉法做出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263、二是选择既改考试,也改招生,但不改变政府在考试招生中的主体地位。

264、笔者认为,抓好制度固化,应当坚持“眼睛向下”,强化群众约束监督,突出官兵主体地位。

265、此钟铜镀金质,主体为太阳系模型,以发条为动源。

* 在线查询主体造句,用主体造句,用主体组词造句,包含主体的句子。
主体

关于主体的诗句

关于主体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