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木造句

用“之木”造句 第6组

51、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52、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53、否则,岂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诸位稍安勿燥,且听我转入正题,讲一段花仙子赠榴核的奇闻。

54、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55、夫木朽不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56、而且,现在奥运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奖牌一枚都没出来,现在所有的交易,其实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57、这一抓足足有二十条天龙之力,枯木被抓的离开沼泽,一下子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须枯萎,神力全无。

58、没有了国格,国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59、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日营营,却劳枯无常。

60、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用“之木”造句 第7组

61、堡垒上掩盖圆径至70厘米之木柱,排列成行,积四五层,上铺30毫米厚的钢板数层,积土厚逾1米,虽山炮命中,亦不能破坏此坚固工事。

62、两年后的1193年,明庵荣西在日本选取了一批“百围之木”,派人“挟大舶泛鲸波”而至宁波。

63、五行无法循环相生,此地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64、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65、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66、要做到善待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承认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价值,承认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作用,离开了这一点,谈善待自己,就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7、所谓五阴之木,就是松树、柏树、槐树、榆树、柳树这五种树木。

68、不过,你的元技没有元气存在,那就相当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大忌啊。

69、只要以五色、五声、五气眡其死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70、“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用“之木”造句 第8组

71、你们道家祖师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2、曾经的灯油之王乌桕树,现在也成为庄子所说的不材“散木”无用之木

73、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7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毫抱之木生于毫厘。

* 在线查询之木造句,用之木造句,用之木组词造句,包含之木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