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言造句

用“之言”造句 第21组

201、 广大网友希望公务员队伍更纯洁,也算是药石之言吧。

202、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203、 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204、 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05、 难怪乎有人形象的把审计比喻为“经济卫士”和“无烟的工厂”,这也许是人们的由衷之言,肺腑之谈。

206、 甚至吕夷简读罢孙沔的奏章,都说“孙元规药石之言,但恨迟闻十年尔”。

207、 洋债擅借,此必应劾,刍荛之言,统候裁度。

208、 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蔽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209、 “多建管用之言,立有据之论,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努力成为推动顺德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智库。

210、 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

用“之言”造句 第22组

211、 听上去豪气云干,虽算得肺腑之言,可其中意味着实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212、 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13、 我是个很有气量的人,听得进逆耳之言.

214、 比如苏东坡就非常善于运用街谈市语:“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

215、 他编写的书很多,如《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模世语》、《狂夫之言》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记》尤受时人喜爱。

216、 孔子养生,六十而耳顺,即便是逆耳之言,亦甘之若素(听起来像平常一样顺心)。

217、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话不投机半句多”,等等,讲述的就是“说”与“听”、命令与执行的关系问题。

218、 “盖位愈高,则誉言日增,箴言日寡”,因此,希望别人“常以药石之言相绳”。

219、 “可近年来,国内之风萎靡,竞尚阿谀,一时忠直之言,不见报章,颂扬之词,认为谠论。

220、 因此《古史甄微》之作,信传不信经,为文波澜时起,新解屡出,而所用史料亦纷然杂陈,甚至纬书之言亦不放过。

用“之言”造句 第23组

221、 其二是,新闻发言人虽然也曾发言,但所发之言往往显得“空洞无物”,充斥着大量“官话、套话、虚话和永远正确的废话”。

222、 以百口百心之谗谄,蔽两目两耳之聪明,苟非铁肠石心,安得不惑?而献可替否,靡闻姚、宋之言;妒贤害功,但有甫、忠之奏。

223、 真话未必是好听的话,所谓苦口良言,药石之言,忠言,直言,往往是逆耳的,一片好心往往倒得罪了人。

224、 据说一代名臣魏征就经常拿“明德慎罚”、“惟刑恤哉”之类的圣贤之言告诫唐太宗,唐太宗对此也深表赞成,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

225、 诸葛亮之言恰恰反映出刘备对亲友的那种拙直之义。

226、 ”(《不是信》)鲁迅指出,陈源其实并不知道这两种书的底细,不过听了“耳食之言”而故意写成文字发表,进行诬陷中伤。

* 在线查询之言造句,用之言造句,用之言组词造句,包含之言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