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例造句

“体例”的解释

体例[tǐ lì] 体例 体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tǐ lì,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出自《宋书·傅隆传》:“ 汉兴,始徵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纰缪,首尾脱落,难可详论。”
用“体例”造句 第6组

51、今朝应用声级计停止丈量的传统体例,年夜多都是多点轮回丈量。

52、按照新的州划定,那些就药物持有小我贰言的配药师可以通过签订一张单据以获得一位候补人的体例选择退出。

53、然而,越到后来,体例越僵化,文字离口语越远,更由于才力不及,文章无色,许许多多的史书,被指为“断烂朝报”,读之味同嚼蜡。

54、其后书信往返二载,研究印刷体例诸事。

55、如果考虑到经济上的风险,出版社可能会申请出版基金支持,这一来又正中出资者的下怀,整套书的体例、范围乃至篇幅都会像豆腐块一样被严整规划。

56、全书综合吸取历代史书与各种学术编年之长,加以融通,采用全新的编纂体例,设立学术背景、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者生卒、编者按语、外国学术六大板块。

57、体极建元,与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赖我远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协力,献可替否之助也!诞告多方,体予至意!此旨下后,又仿中夏建元的体例,定为中统元年。

58、书法作品应内容健康,文辞优美,体例纯正;合传统,合章法,合情性;不做作,不呆板,不狼藉;无俗气,无邪气,无戾气;如果是行草书,须有书卷气。

59、后来,雷梦水又仿《贩书偶记》体例,汇编了贩书偶记续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

60、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体例,起源于“三礼”。

用“体例”造句 第7组

61、用他自己的话说“朕临御已三十馀年,亦望望岁矣,斯事体大物博,时略嫌迟”,于是乾隆帝便有了依照全书体例,另编一套卷帙较少的丛书的想法。

62、东晋有干宝者,作《搜神记》二十卷,体例始略纯,不甚杂琐谈,而多载故事。

63、本报讯昨天,在“中华之根——海峡两岸谱牒学术研讨会”上,一篇名为《对旧体例家谱的改革与创新》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64、黄侃骂人出了名,他酷嗜古文体例,因此视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认为大逆不道,经常痛斥胡氏之非,刘赜亦然。

65、此文既出,学林推服,胡适谓“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

66、全书共计百万字,采用记叙体形式行文,体例上以记载为主。

67、著者还不惮烦劳,为本书数百个中外艺术知识点作了知识链接,使本书具有工具书、百科知识的性质,读了开阔眼界,方便实用,体例上也别开生面。

68、至于朝觐,为述职大典,筵宴实惠下隆恩,未便令道流厕身其间,即一概停止,以肃体例

69、翻阅本书即可发现,其体例编排和构思不拘常套。

* 在线查询体例造句,用体例造句,用体例组词造句,包含体例的句子。
体例

关于体例的诗句

关于体例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