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造句

“古今”的解释

古今[gǔ jīn] 古今 (汉语词语)古今,古代和现今。
用“古今”造句 第21组

201、设计的构思源自中国汉代书简的启发,具有东方意象,融合古今

202、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你们让我讲《易经》,《易经》主要里面讲简易,变易和不易,和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变,只有大道是永恒的,无古今,无生死,太极之先,六级之下。翟鸿燊 

203、傲视古今承先后,龙翔九天御万里。席绢 

204、沈家本受命修律后,本着“参考古今,博稽中外”、“折冲樽俎,模范列强”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修订法律的活动。

205、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交流的分支,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贯穿古今

206、《徐霞客游记碑廊》是《游记》的“精选本”,它与明代的《晴山堂石刻》古今合壁,互相辉映,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文化瑰宝而流传永久。

207、以史为鉴,古今中外,一团体、一政党、一国家,要想风清弊绝,气正人和,那就得纪律硬、制度硬、法规硬、作风硬。

208、在这里,一群民族文化的有志之士们曾经怀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古训,博文约礼,出入经史,关怀于天人之际,叩问于古今之变。

209、只有深入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才会“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210、“吹拉弹唱镇中可问中外曲,兴观群怨民间好作古今诗。

用“古今”造句 第22组

211、我仔细查阅了《古今长联辑注》(修订版)、《古今名联选辑》、《湖湘名联集粹》和《星沙联韵》,还跑了一趟天心阁,取回了景点资料,但均未见此联。

212、才大如海跨中西,读史阅世纵古今2008年,何炳棣回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13、顾起元学问渊博,通晓典籍掌故与古今人物,晚年著作颇丰。

214、生同衾死同穴,这古今所有恩爱夫妇的美好愿望,黄君孟夫妻实现了。

215、另外有一种说法,说三官为金、土、水三官,《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曰:“金为生,候地气,土为成,候地气,水为化,候水气。

216、记者了解到,昨日一整天,陆续有市民手持与“古今通宝”公司鉴订的合同来此,希望领回属于自己的藏品,然而见到公司大门紧锁,无一不是失望而归。

217、我们不必对这起“忤逆”个案过度阐释,古今中外比这更悖逆更暴力的反伦常案件有的是。

218、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219、“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220、他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用“古今”造句 第23组

221、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舒胸中磊块。

222、全面反映了***对中国历代帝王将相、重要历史人物、学术典籍、文学著作等的评论与分析,集***纵观古今、以古喻今权威资料之大成。

223、中国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富裕阶层普遍看重对家庭及其未来的义务和责任,将私人企业或资产首选留给自己后人,古今比比皆然。

224、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25、自1999年以来,两地先后合作举办了“盛世风华”、“金相玉质”、“海国波澜”、“怀抱古今”等大型文物展览。

226、令人惊讶的是,一位读者一次就购买了两种精装历史类读物,其中《百衲本二十四史》(共24函)定价88000元,《古今图书集成图集》定价12800元。

227、《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为包背装,半页9行,行20字,小字双行同,花口,四周双边。

228、文川武乡,聚旷代雄杰;廉泉让水,育古今俊彦。

229、闻至孝足以动天地感鬼神,匹夫匹妇一念诚切,金石可贯……古今孝子欲代父死者,几何人哉?建文用谗者,诬构尔父……

230、而毁之者则把它视为“古今第一淫书”,“坏人心术”,“决当焚之”。

用“古今”造句 第24组

231、古今中外文学大家,多是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

232、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33、“地上天宫、人间天堂,我们杭州美名传古今,浙江菜是天堂美食,你说馋人不馋人?”吴大师当先一句,为浙江杭帮菜长脸子,争面子。

234、而且,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235、但也许正是因为什么都不干,弄得生活窘迫了,所以才有诗,所谓“穷而后工”,古今当属一理。

236、古今房奴是一样一样的2014年06月20日10:37。

237、以“黑头”壮盛之年而叹老嗟卑,正是他们这些古人的常态!古今前贤互比,36岁的陈独秀1915年著《敬告青年》因此而特别凸显其伟大意义。

238、常有骚人雅士,与之纵论古今,其韵事不亚当时李学一的西新园。

* 在线查询古今造句,用古今造句,用古今组词造句,包含古今的句子。
古今

关于古今的诗句

关于古今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