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之造句

用“谓之”造句 第11组

101、 血薇,不祥之剑也,好杀、妨主,凡持此剑者,皆无善终。可谓之为魔。沧月 

102、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103、 保存日久者,谓之“陈羊毫,它柔中有刚;”。

104、 钟的各部位都有着特定的名称,上部称为钲,下部谓之鼓,钟口两角为铣,钟唇曰于,钟顶名舞。

105、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 

106、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荀子 

107、 我们的人生态度是不进不退,既不高兴地笑,也不号啕地哭,总是这么呆着,是谓之曰“中庸”。梁遇春 

108、 就天地而言,谓之云雨;就人身而言,谓之精气,人身一小天地,迈不信然。李中梓 

109、 这情若能自控,便不能谓之为情了。梦三生 

110、 他说:情若能自控,便不能谓之为情了。当你能够喊出痛的时候,那痛便不算是痛。有一种痛,能让你痛得连喊都喊不出声来;当你能够哭的时候,那也不算是伤心,有一种伤心,会让你连哭都哭出来……梦三生 

用“谓之”造句 第12组

111、 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张景岳 

112、 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的出处。刘安 

113、 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

114、 这是黄口小儿念经式,亦谓之不人流也。

115、 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周国平 

116、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 

117、 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 

118、 事物属于性,君子不谓之性也,必有心焉,而后能治。裁制属诸心,君子不谓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胡宏 

119、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 

120、 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徐特立 

用“谓之”造句 第13组

121、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王宗岳 

122、 情若能自控,便不能谓之情了。苏寞 

123、 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

124、 印度教训示“真理唯一,哲人以不同名字称谓之。”。

125、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126、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所以要先立志。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学者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利害之端,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疑间之萌,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黄宗羲 

127、 难道你不知道恋爱就是由无谓的东西构成的吗?无谓的内心纷乱,无谓的不安,无谓的挣扎,无谓的结束,但是,谁会说那些都是无谓的事呢?不,人生的全部都汇聚在那些无谓之中。桂小太郎 

12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 

129、 这部展示纽约上东区贵族学校生活的电视剧主题就是乱搞和八婆,以及所谓之华丽的时尚。

130、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张潮 

用“谓之”造句 第14组

131、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 

132、 论事毋涉私心意气谓之谦,命世不计个人得失谓之狂。这样的谦狂交作是可爱的,可行的。木心 

133、 皇者,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有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的皇帝意为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而皇帝则是天地在人间的代表。玄色 

134、 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135、 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李宗吾 

136、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而望色居四诊之先,未有独凭一脉,可以施疗者。李中梓 

137、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138、 如折内所称州县私自滥取数目多至巨万,少亦不下数千,此乃州县贪婪索取之赃私,岂能复谓之陋规!所以暗取不如明给,使之有所限制。

139、 过去,还有以遗发招魂葬人的,谓之“发冢”。

140、 阮亭之意,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而后谓之窥盛唐乎?要知唐之李、杜、韩、白,俱非阮亭所喜,因其名太高,未便诋毁;于少陵亦时有微辞,况元、白乎?

用“谓之”造句 第15组

141、 为此,***与到会者皆谓之曰“神仙会”。

142、 本就多病孱弱的他,经不起此番折腾,没几天便成病而死,时人谓之“看杀卫玠”。

143、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

144、 ‘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45、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如“精英”、“英才”。

146、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147、 时人谓之“三旨相公”,以讥讽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148、 到了宋代,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正式出现“中秋节”的提法,“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149、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150、 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 在线查询谓之造句,用谓之造句,用谓之组词造句,包含谓之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