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造句

“随笔”的解释

随笔[suí bǐ] 随笔 (文体形式)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用“随笔”造句 第6组

51、吴淡如的作品以两性关系、情感励志随笔为主,但她并非一开始就从事这方面题材的创作,也并非一开始就很会“爱人”。

52、“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不但发现势的存在,而且强调其变化性,把书道直接与兵法联系在一起。

53、这是一部杂文散记的合集,收录了我至今所写的所有随笔与生活感悟,以及笑话。

54、其随笔纵谈人生悲欢苦辣,探讨生命及世界真谛,探幽发微,富于哲理,发人深思。

55、他历时一年,在散文随笔版写了反映长沙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的帖文《旧城琐记》,受到网友极大关注。

56、王文昌清人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在近代笔记中自成一家。

57、细观,即使是如上文体也不是很纯粹,往往是散文中有批评的洞见,批评中有随笔的意趣,这什锦杂拌儿,是您有意为之吗?马钧:正是。

58、下面是一些散记、随笔,随心随手,写到哪儿算哪儿。

59、全书共分卷八部分,80篇随笔外加卷八一些人生哲思的碎语,一路读来感受尤深。

60、携《摄影之友》《游遍天下》,带《汽车导刊》《同舟共进》,挥洒《随笔》,倾诉《华声》,引发《共鸣》,享受《秋光》”。

用“随笔”造句 第7组

61、记得他在一篇名为《太平花影缤纷处》的随笔中写道:一封封贺年片寄出去,一封封接到的贺年片又挂满墙头,其中有许多是远方老友一年一度的祝贺。

62、在另一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载录这副楹联处,***又批注:“此阮元改笔,非尽原文。

63、刘雪枫的音乐随笔五卷集之一。

64、所谓全部作品,指他的所有小说和成书随笔集,不包括1992年的一个电影剧本和2010年的一个土耳其文选集。

65、1986年段云曾专门赋诗一首,取名“题驴诗”,黄胄闻后大喜,随笔画两头行走的驴,留大张空白处请段云补题。

66、所以,“韵”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是经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艺术效果,它空灵得如镜中之相、水中之花,虚幻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67、读完这部30余万言的随笔集《人生悟语》,我对作者的博学多才深感叹服,很久未曾读到这样启人心智又酣畅淋漓的文字了。

68、但《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认为韦氏在金国也归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为名声计杀柔福帝姬以灭口。

69、对于此段史事,陈箓有《蒙事随笔》、《蒙古逸史》等著作存世。

70、1996年的一天,他在旧书摊上发现了梁思成的《拙匠随笔》。

用“随笔”造句 第8组

71、本报讯随笔文丛“品尚书系”近期正式出版。

72、按时间,内容划分了若干章节,其中有师友忆文,游记和随笔等。

73、我原来并不知道秦钜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秦钜是读刘声木的笔记《苌楚斋随笔》。

74、此书实为一本杂集,收录了一些随笔和诗歌,喜欢文学的朋友,欢迎指正交流!

75、我们从***生前阅读批注过的图书中,还看到一部《两般秋雨庵随笔》(清代梁绍壬撰),这部八卷本的笔记,主要记载的是文学故事、诗文评述和风土名物等。

76、这部人文思想随笔《千年之门》,也同样灵思闪烁,时有妙语惊人。

77、同学一致认为刘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生动熟练,启发引导,一堂课可以不看课本,不但公式、定理烂熟在心,就连例题、习题的数字、内容也能随笔写出。

78、《林鹏书法》《蒙斋印话》,书法理论《丹崖书论》,学术随笔《蒙斋读*记》《平旦札》及长篇历史小说《咸阳宫》。

79、古龙十二钗正册之六对酒当歌小说:解语——水凝随笔系列。

* 在线查询随笔造句,用随笔造句,用随笔组词造句,包含随笔的句子。
随笔

关于随笔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