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丽风和的意思 日丽风和的读音和出处

  • fēng
成语名称:
日丽风和
成语拼音:
[rì lì fēng hé]
成语解释: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成语出处:
元 李爱山《集贤宾 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成语例句:
这日正是清明佳节,日丽风和。(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很好的天气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日麗風咊
英文翻译:
peaceful , suuny da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日丽风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天气的成语 风的成语 描写景物的成语
成语关注:
和风 习习 阳光灿烂 形容 晴朗 暖和 天气

成语日丽风和

“日丽风和”的单字解释

】: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lì]1.好看;美丽:壮丽。秀丽。风和日丽。2.姓。3.附着:附丽。[lí]1.丽水(Líshuǐ),地名,在浙江。2.见〖高丽〗。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日丽风和”的反义词

“日丽风和”的近义词

“日丽风和”的相关成语

“日丽风和”的关联成语

“日丽风和”造句

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玉楼光辉花并蒂,金屋春暖月初圆。笙韵谱成同生梦,烛光笑对含羞人。灯下一对幸福侣,洞房两朵爱情花。真心祝愿新婚快乐。

日丽风和的午后,薰衣草遍地的山坡,如果带上背着一背包零食的喵喵,那就变成郊游了。

门楼正前方的立柱上,雕刻着“日丽风和沐晴空逸兴云飞政通人和喜天下方兴未艾。

日丽风和春柳绿,百花争春好迷人,人人都爱春风美,姊妹二人去踏春。

门楼正前方的立柱上,雕刻着“日丽风和沐晴空逸兴云飞。

日丽风和喜奏金蛇曼舞民强国富远瞻骏马腾飞。

今日日丽风和,我打算开我的私人小飞船,带大家到贝塔星游玩一圈。

日丽风和,秋高气爽,时间推走的极为迅速,距离精武学院大比过去两个月,人们也迎来了一年四季中的秋季。

兵器一出,原本日丽风和的天地瞬间就产生了变化,黑云蔽日,极雷乱舞,小世界内的生灵全部都蛰伏起来。

日丽风和万里晴,仲冬曜日好迎宾。

* 日丽风和的意思 日丽风和的成语解释 日丽风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