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画的字

汉字拼音解释
给庄稼苗的根部培土。
〔尜尜〕a.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亦称“尜儿”;b.像尜尜的,如“尜尜枣”、“尜尜汤”(用玉米面等做的食品)(后一个“尜”均读轻声)。
tóng 〔茼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形,有香气。嫩茎、叶可食用。
cāng 〔鸧鹒〕也作仓庚。即“黄鹂”
1.草木的花。2.芙、蓟等的果实。3.白茅的花。4.茂盛:“松枯不荂,兰渐不泽。”
jūn 1.〔袀服〕式样、颜色同一的军服,如“六军袀服”。2.纯一:“阳气袀粹清明。”
mǎi 见〔苣荬菜〕
shé 同“蛇1”。
fēi 同“”。
qiú 逼迫。
同“”。
ér|nài [ér]1.古同“”,胡须:“以麝揉苏,泽耏颜鼻耳。”2.兽多毛。3.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4.姓。[nài]古代剃去颊须、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刑有髡、钳、刖、劓,小罪耏。”
偏斜。
xiá 1.古同“”。2.古同“”,两山夹水的地方。
jīng 同“”。
1.〔荝子〕附子(一种草本植物)侧边生出的块根,可入药。2.(萴)
同“”。
〔茖葱〕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茎细,叶子长椭圆形,花白色。茎叶可食,也可入药。
chā 1.同“”。2.舂:~米。
chōng 〔茺蔚〕即“益母草”
1.〔郙阁〕中国东汉阁道,故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嘉陵江边。2.古亭名,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qiāng 古同“”。
gē|le [gē]一种食品,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绿豆饹。[le]见“饸饹”。
liè 1.苇花。2.苕帚:“赞牛耳桃茢。”3.药草名,即“石芸”。
鄌郚(Tángwú),地名,在山东。
yán 〔莚蔓〕蔓延,如“风连莚蔓于兰皋。”
bèi 古地名。
用饸饹床子(做饸饹的工具,底有漏孔)把和(huó)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等轧成的长条,煮着吃。也作合饹。也叫河漏(hé·lou)。
1.絲縷的頭緒。2.引申為事物的端緒。3.別理散絲的頭緒。引申為治理,綜理。4.綱領;法度。5.指能起綱紀作用的人。6.法則;准則。7.紀律。8.終極。9.僕人。10.歲、月、日、星辰、曆數,皆稱“紀”。11.日月相會。12.年歲。13.同“”。記載;記錄。14.同“”。15.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十二年為一紀。16.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千五百年為一紀。17.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世。18.古代曆法名詞。我國漢初所傳的六種古代曆法以十九年為章,章置七閏月;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三紀為元。19.地質學名詞。次於“代”一級的地質年代單位。一個代包括幾個紀,如古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在紀的時間內形成的地層叫“系”,如寒武系、奧陶系等。20.我國史書的一種體裁。專記帝王的事跡及有關大事。21.古國名。
biāo 气象学上指风向突然改变,风速急剧增大的天气现象。飑出现时,气温下降,并可能有阵雨、冰雹等。
chén 1.古书上说的一种草。2.姓。
dòng|tóng [dòng]田地(多用于地名):麻垌(在广西)。儒垌(在广东)。[tóng]垌冢(Tóngzhǒng),地名,在湖北。
[fá]草叶茂盛。[pèi]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服的装饰物。
guāng 〔芵茪〕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自我要求。
zhèn 同“”。
hóng|gòng [hóng]飞的声音。[gòng]到:“登椽栾而羾天门兮,驰闾阖而入凌兢。”
1.米麦的碎屑,多用指粗食:“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2.泛指稻、麦等的籽粒。
古同“”。
píng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dìng 同“”。
jǐng 同“”。
liè 1.拦阻,古代帝王外出时派武士列队警戒,阻止人们通行:“张弓带鞬,遮迾出入。”2.古同“”,排列:“相与迾乎高原之上。”
pān 1.白眼。2.转眼看。
同“”。
zhēn 同“”。
贴身的内衣。
guǐ 同“”。
踏着石头过水。
同“”。
同“”。
shēng 同“”。
shì 古同“”。
hu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没有地上茎,根状茎粗壮,叶子心脏形,花白色带紫色条纹,果实椭圆形。全草入药。
jūn 同“”。
qiū 同“”。
屈曲的干肉。
zhī 古同“”:“四胑不动。”
zhǐ 1.谷始熟。2.古同“”,仅仅:“近来世俗多颠倒,秖重衣衫不重人。”
chún 小阜。
* 网站为您提供9画的汉字有哪些,9画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