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全

汉字拼音解释
qí|jī [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1.保护;保卫:爱护。护路。护航。护林。2.袒护;包庇:护短。官官相护。爸爸总是护着弟弟。
wèi 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suì 1.年:岁月。岁首。岁末。岁暮。辞旧岁,迎新年。2.表示年龄的单位:孩子满了三岁了。这匹马是六岁口。3.指时间:岁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4.年成:歉岁。丰岁。5.姓。
1.法律;规则:定律。规律。纪律。2.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3.旧诗的一种体裁:五律。七律。排律。参看〖律诗〗。4.约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biāo 1.树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标不如治本。3.标志;记号:路标。商标。标点。4.标准;指标:达标。超标。5.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上记号。明码标价。6.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标。夺标。7.用比价的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标。投标。8.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9.用于队伍,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标人马。也作彪。10.姓。
zuì 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bā|ba [bā]1.形容枪声、物体断裂声等:枪声吧吧直响。吧的一声,把树枝折断了。2.抽(烟):他吧了一口烟,才开始说话。3.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酒吧。网吧。吧女。[英bar][ba]1.用在祈使句末,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咱们走吧。帮帮他吧。你好好儿想想吧。同志们前进吧!2.用在陈述句末,使语气变得不十分确定:他是上海人吧。你明天能见到他吧。小张大概不会来了吧。3.用在疑问句末,使原来的提问带有揣测、估计的意味:这座楼是新盖的吧?。您就是李师傅吧?4.在句中表示停顿,带假设的语气(常常对举,有两难的意味):走吧,不好;不走吧,也不好。
qún 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chūn 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xiǎng 1.回声:响应。影响。如响斯应(比喻反应迅速)。2.发出声音:钟响了。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3.使发出声音:响枪。响锣。4.响亮:炮声真响。5.声音:声响。你听见响儿了吗?
réng 1.副词。依然:他虽然有病,仍不肯放下工作。2.依照:一仍其旧(完全照旧)。3.延续不断:频仍。
mǒu 1.指示代词。2.指一定的人或事物(知道名称而不说出):张某。解放军某部。3.指不定的人或事物:某人。某地。某年某月。某种线索。4.用来代替自己或自己的名字,如“某,张飞是也。”又如姓张的自称“张某”或“张某人”。5.有时叠用:某某人。某某学校。
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chéng 1.托着;接着:承尘。承重。2.承担:承印。承制中西服装。3.客套话,承蒙:昨承热情招待,不胜感激。4.继续;接续:继承。承上启下。承先启后。5.接受(命令或吩咐):秉承。承命。6.姓。
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拿走。2.用强力取;捉:拿下敌人的碉堡。拿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拿得下来。3.掌握:拿权。拿事。这事儿你拿得稳吗?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拿不住人。5.装出;故意做出:拿架子。拿腔作势。6.领取;得到:拿工资。拿一等奖。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拿黄了。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拿尺量。拿眼睛看。拿事实证明。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拿我开玩笑。
shī 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zhí 1.职务;责任:尽职。职分。天职。有职有权。2.职位:调职。在职。就职。兼职。撤职。辞职。3.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职等奉命。4.掌管:职掌。5.只;仅:职此而已。6.姓。
lìng 别的,以外:另外。另行(xíng)。另议。另眼看待。另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gǎn 1.有勇气;有胆量。例:勇敢。2.表示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敢想敢干。3.表示有根据地推断:我敢说,他这件事准办不成。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4.副词。莫非;怕是。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敢是他来了。5.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敢问。敢请。
gēn 1.脚的后部或鞋袜的后部:脚后跟。高跟儿鞋。2.在后面紧接着向同一方向行动:他跑得再快,我也跟得上。跟上形势。3.指嫁给某人:他要是不好好工作,我就不跟他。4.引进动作的对象。a)同:有事要跟群众商量。b)向:你这主意好,快跟大家说说。5.引进比较异同的对象;同:她待我跟待亲儿子一样。高山上的气压跟平地上不一样。他的脾气从小就跟他爸爸非常相像。6.表示联合关系;和:车上装的是机器跟材料。他的胳膊跟大腿都受了伤。
jiǎng 1.说:讲故事。2.解释;论述:讲明。讲课。这是一本讲语法的著作。3.商量;商谈:讲价。讲和。4.讲求;注重:讲卫生。讲政策。5.就某方面说:讲念书他不行,讲干活可是一把手。6.古又同“斠()(jiào)”。
fáng 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1.一个:独子。独木桥。无独有偶。2.独自:独揽。独断专行。3.年老没有儿子的人:鳏寡孤独。4.唯独:大伙儿都齐了,独有他还没来。5.自私;容不得人:这个人真独,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6.姓。
zé|zhài [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
jiào 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wēi 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sū|sù [sū]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姓。8.同“”字“噜苏”。[sù]朝向:“苏刃者死”。
shuāng 1.属性词。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双翅。举双手赞成。男女双方。2.用于成对的东西:一双鞋。一双手。买双袜子。3.属性词。偶数的(二、四、六、八等,跟“单”相对):双数。双号。4.加倍的:双料。双份。5.姓。
shàn 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xiào|jiào [xiào]1.学校。2.军衔名。校官。在将之下,尉之上。[jiào]1.查对;订正:校对。2.对抗;较量:校场。
yǒu 1.朋友:好友。战友。2.相好;亲近:友爱。友好。3.有友好关系的:友人。友邦。友军。4.姓。
wéi 1.环绕;包围:围绕。围城。2.四周:周围。外围。3.围子,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床围。4.某些物体的周长:腰围。胸围。5.量词。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或两只胳膊合拢起来的长度为一围:腰大十围。树大十围。
jǐn|jìn [jǐn]1.仅仅:不仅如此。绝无仅有。买完这些书,身上仅剩下五元钱。2.姓。[jìn]将近:士卒仅万人。
jì|jǐ [jì]1.纪律;法度:军纪。政纪。风纪。违法乱纪。2.义同“”,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3.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世纪。中世纪。4.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纪以上为代,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xì)。[jǐ]姓(近年也有读Jì的)。
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3.种族;民族:汉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shuí [shuí]1.“谁”shéi的又音。2.姓。[shéi]1.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我的书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今天没有谁来过。2.任指,表示任何人。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大家比着干,谁都不肯落后。b)主语和宾语都用“谁”,指不同的人,表示彼此一样:他们俩谁也说不服谁。c)两个“谁”字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大家看谁合适,就选谁当代表。
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dǐ|de [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达到。[de]同“”。
hái 1.幼童。2.子女。
[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wéi 1.连接:维系。2.保持;保全:维持。维护。3.姓。4.思考;想:思维。5.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
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紧贴:爬山虎巴在墙上。3.粘住:粥巴了锅了。4.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巴。5.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张开: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儿啦。7.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8.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9.姓。10.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bar。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压强就是1巴,合100000帕。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现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gōng|gòng [gòng]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着水果。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审者口述案情。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供认。口供。[gōng]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参考。这间房子供厂长午间休息。
dǒu|dòu [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突然。
jiàng|xiáng [jiàng]1.落下(跟“升”相对):降落。降雨。温度降下来了。2.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降价。降级。3.姓。[xiáng]1.投降:诱降。降顺。降将。宁死不降。2.降伏;使驯服: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
juàn|juǎn [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调卷。查卷。[juǎn]1.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把竹帘子卷起来。卷起袖子就干。烙饼卷大葱。2.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风卷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卷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卷入了这场争论。3.裹成圆筒形的东西:铺盖卷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卷儿寄出去。4.(卷儿)卷子(juǎn·zi):花卷儿。金银卷儿。5.用于成卷儿的东西:一卷纸。一卷铺盖。
jiě 1.姐姐:大姐。二姐。姐妹。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子(一般不包括可以称作嫂的人):表姐。3.称呼年轻的女子:杨三姐。空姐。4.(Jiě)姓。
fēng 1.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封王。分封诸侯。2.姓。3.封闭: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来。4.(封儿)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赏封。信封。5.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银子。
gòu 1.构造;组合:构图。构词。2.结成(用于抽象事物):虚构。构怨。3.指文艺作品:佳构。4.姓。5.构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叶子和茎上有硬毛,花淡绿色,雌雄异株。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也叫楮或榖。
zhàn 1.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请大家坐着,不要站起来。交通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挥来往车辆。站稳立场。2.姓。3.在行进中停下来;停留:不怕慢,只怕站。车还没站稳,请别着急下车。4.为乘客上下或货物装卸而设的停车的地方:火车站。汽车站。北京站。车到站了。5.为某种业务而设立的机构:粮站。供应站。保健站。气象站。
yàn 1.检查;察看:验血。验票。2.有效果:屡试屡验。3.证据;凭据:何以为验?
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chà|chā|chāi|cī [chā]1.义同“”(chà):差别。差异。2.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数。3.稍微;较;尚:差可。天气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2.错误:说差了。3.缺少;欠:差点儿。还差一个人。4.不好;不够标准:质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兼差。出差。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差。解(jiè)差。[chài]同“”。[cī]见〖参差〗(cēncī)。
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1.好处(跟“害”相对):利益。公益。权益。受益不浅。2.有益的(跟“害”相对):益友。益鸟。益虫。3.姓。4.增加:增益。延年益寿。5.更加: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pài 1.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党派。学派。宗派。乐观派。2.作风或风度:气派。派头。3.有派头儿;有风度:小王穿上这身衣服真够派的。4.a)用于派别:两派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国风光。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调(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场。7.摊派:派粮派款。8.指摘(别人过失):派不是。9.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点心:苹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jǐn 1.物体受到几方面的拉力或压力以后所呈现的状态(跟“松2”相对,2.同):绳子拉得很紧。鼓面绷得非常紧。3.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变得固定或牢固:捏紧笔杆。把螺丝钉往紧里拧一拧。眼睛紧盯住他。紧记着别忘了。4.使紧:紧了一下腰带。紧紧弦。紧一紧螺丝钉。5.非常接近,空隙极小:抽屉紧,拉不开。这双鞋太紧,穿着不舒服。他住在我的紧隔壁。全国人民团结紧。6.动作先后密切接连;事情急:紧催。一个胜利紧接着一个胜利。他紧赶了几步,追上老张。风刮得紧,雨下得急。任务很紧。抓紧时间。7.经济不宽裕;拮据:这个月用项多一些,手头显得紧一点。
liào 1.照看;管理:照料。料理。2.材料;原料:木料。燃料。布料。加料。备料。资料。他就是这么块料。3.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料豆儿。多给牲口加点料。4.用于中医配制丸药,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配一料药。5.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
* 网站为您提供汉字大全、所有汉字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