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围结构的字

汉字拼音解释
xiè 官吏办事的地方:公廨。
áo 漫游:遨游。
lín 1.谨慎选择:遴选(选拔)。2.古又同“吝(lìn)”。
1.相遇:相迕。2.违背;不顺从:违迕。
kǎi 开启。
qiú 匹配;配偶(指夫妻)。
wěi 是;对(常与“不”字连用,指过失或谬误):冒天下之大不韪。
1.木头鞋:木屐。2.泛指鞋:屐履。
1.具备。2.治理。
chuān 氢的同位素之一,符号T(tritium)或31H。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有放射性,用于热核反应。也叫超重氢。
bīn 古地名,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也作邠。
zǎn 赶(路);快走(多见于早期白话):紧趱了一程。
dū|shé [dū]城门上的台。[shé]高僧,也泛指僧。[阿阇梨之省,梵ācārya]
liù [liú]见〖逗留〗(逗遛)。[liù]1.慢慢走;散步:遛大街。闷得慌,出去遛遛。下午到市场遛了一趟。2.牵着牲畜或带着鸟慢慢走:遛鸟。遛狗。遛一遛马。
tuǒ 1.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5尺。2.姓。
[lì]1.瘟疫:疠疫。2.恶疮。3.杀。[lài]古同“”,癞病。
jiōng 1.从外面关闭门户用的门闩、门环等。借指门扇。2.关门。
liào 〔尥蹶子〕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蹶(juě)。
páng 姓。
chán|càn [chán]瘦弱;软弱:孱羸。孱弱。[càn]义同“”(chán),用于“孱头”。
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qíng 碳和氮的化合物,化学式(CN)2。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剧毒,燃烧时发桃红色火焰。
jiè 疥疮,疥螨病的俗称。
chōu 1.病愈。2.损害。
创伤:疮痍。
dǎn [dǎn]见〔黄疸〕[da]同“疙瘩”的“瘩”。
qiè|jū [jū]见〔趑趄〕[qiè]倾斜:趄坡儿。趄着身子。
wěi 中医指身体某一部分萎缩或失去功能的病,例如下痿、阳痿等。
chán 1.古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2.旧指街市商店的房屋:市廛。
láo 痨病,中医病证名。指结核病:肺痨。骨痨。
哺乳动物,是小型的鹿,雄的有长牙和短角。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种类较多,生活在我国的有黑麂、黄麂、小麂等。通称麂子。
qiú 强健;有力:遒劲。遒健。
〔邋遢〕不整洁;不利落。遢(ta)。
经久难治愈的;长期养成不易克服的:痼疾。痼习。痼癖。
sào 皮肤发痒的病。
kàn [kàn]姓。[hǎn]同“”。
jiā 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
liè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打了个趔。趄(qieﺀ‰。
见“邋遢”。
yǐng 1.机体组织受病原刺激后的局部增生。一般为囊状物。如叶瘿、线虫瘿。2.俗称瘿袋。中医指生在脖子前的一种囊状瘤子,主要是由于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症。
hōng 1.形容大声:訇然。訇的一声。2.见〖阿訇〗。
鞋:弃之如敝屣(扔掉它如同扔掉破旧的鞋)。
zhǎn 风吹物使颤动。
病;疾苦:民瘼。
jūn|qún [jūn]古书上指獐子。[qún]成群:麇集。麇至。
jiē 疖子,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性的化脓性炎症。易发生于头面部、颈和背部。
yīn 1.古指瓮城的门:“城闉不禁。”2.城:“巧技出吴闉。”3.古同“”:“救闉池者,以火与争鼓橐。”4.姓。
lòu 1.人和动物体内发生脓肿时生成的管子,也有手术后安装的,管子的开口或在皮肤表面,或与其他内脏相通,病灶内的分泌物等可以从这里流出来:肛瘘。膀胱阴道瘘。也叫瘘管。2.瘰疬。
ē 〈方〉排泄大小便。例:屙屎。屙尿。
1.古同“”:“君之门兮九重閟。”2.掩蔽:“绾愈恐,閟匿。”3.止;尽:“我思不閟。”4.幽静:“肃肃僧寮清,穆穆禅宫閟。”5.古同“”,便秘:“其病癃閟。”6.古同“”(a.神秘。b.秘密)。7.慎重;珍重:“……而閟惜英断,以重违天下之心哉?”
kāo 1.屁股。2.脊骨的末端:尻骨。
bēi 1.矮小:宫室卑庳。2.低洼:庳湿沼地。
shàn 病,某一脏器通过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而隆起。头、膈、腹股沟等部都能发生这种病。
shā 中医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发痧。绞肠痧。
dāo 氢的同位素之一,符号D(deuterium)或21H。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普通的氢中含有0.02%的氘。用于热核反应。也叫重氢。
用于“黑魆魆”(形容黑)。
áo 收藏粮食的仓库:仓廒。
1.狭窄:迮狭。2.姓。
zhài 病。多指痨病。
fèi|féi [fèi]〔痱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féi]古代称偏瘫症:风痱。
* 网站为您提供半包围结构的汉字有哪些,半包围结构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