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结构的字

汉字拼音解释
píng 1.评论;批评:短评。书评。获得好评。评一部电影。2.评判:评分儿。评选。评一评谁写得好。3.姓。
duǎn 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biān 1.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2.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3.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4.创作:编剧。编导。5.捏造:编瞎话。6.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编。续编。简编。
tàn 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ōu 1.姓。2.指欧洲:西欧。欧化。3.欧姆的简称。导体上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时,电阻就是1欧。
luò 1.洛河,水名,在陕西。2.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3.姓。
yān 1.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冒烟。2.像烟的东西:烟雾。3.烟气刺激:烟了眼睛。4.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烟叶。吸烟。
xiū|xǔ [xiū]1.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停止:休业。3.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5.不要:休想。休提。6.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8.辞去官职:休官。[xǔ]同“”,温和,温暖。
péng 1.朋友:良朋。宾朋满座。2.结党:朋比为奸。3.伦比:硕大无朋。4.姓。
yóu 1.如同:虽死犹生。过犹不及。2.还;尚且:记忆犹新。困兽犹斗。3.姓。
1.缓慢:徐步。清风徐来。不徐不疾。2.姓。
mì|bì [mì]1.秘密:秘诀。秘室。秘事。2.保守秘密:秘而不宣。秘不示人。3.罕见;稀有:秘宝。秘籍。[bì]1.译音用字,如秘鲁(国名,在南美洲)。2.姓。
hé|hú [hé]1.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2.像核的东西:细胞核。3.原子核的简称:核武器。4.仔细地对照、考察:审核。[hú]同“核(hé)”。用于某些口语词,如“梨核”“煤核”等。
xióng 1.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也指植物中不结子的。与“雌”相对:雄鸡。雄蕊。2.强有力的:雄师。雄辩。3.强有力的人物或国家:称雄。战国七雄。4.宏伟的;充足的;有气魄的:雄图。雄厚。雄心壮志。
bǎn 1.上面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版:排版。铜版。2.书籍每排印一次叫一版:初版。修订版。3.报纸的一面叫一版:头版头条。4.户籍:版图。5.筑墙时用的夹板。《考工记》:“版崇二尺,长六尺。”墙的尺寸多以版为基数进行计算:版筑。
lè|lēi [lè]1.带嚼子的马笼头。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勒马。3.强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统率:亲勒六军。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紧;系紧:行李没有捆紧,再勒一勒。中间再勒根绳子就不会散了。袜带儿太紧,勒得腿肚子不舒服。
zé|shì [zé]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洗濯。5.汗衣,内衣。[shì]古同“”,解散。
diào 1.落下:掉泪。2.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3.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4.回转(zhuǎn):掉头。掉转。5.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轻心。掉臂而去。6.对换:掉包。掉换。7.落在后面:掉队。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掉。戒掉。
wèi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quē 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jūn 1.平;匀;相等:平均。势均力敌。2.副词。都:均好。均已完成。3.古又同“韵(yùn)”。
yáo 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hē|hè|yè [hē]1.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喝水。喝酒。喝茶。喝粥。2.特指喝酒:喝醉了。[hè]大声喊叫:喝彩。喝问。[yè]声音嘶哑、噎塞:“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
jìng 1.尊敬:敬重。敬爱。敬仰。致敬。肃然起敬。2.恭敬:敬请指教。敬谢不敏。3.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敬烟。敬酒。敬茶。敬你一杯。4.姓。
sǔn 1.减少:损益。增损。损兵折将。2.损害:损人利己。有益无损。3.损坏:破损。完好无损。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损人。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损。他说的话够损的。
kuò|guā [kuò]1.扎;束:括约肌。2.包括:总括。概括。3.对部分文字加上括号:把这几个字用括号括起来。4.姓。[guā]见〖挺括〗。
1.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区域。异域。域外。绝域。2.泛指某种范围:境域。音域。
jiè 1.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他借书。跟人借钱。把笔借给我用一下。2.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别人使用;借出:借书给他。借钱给人。3.假托:借故。借端。4.凭借;利用:借助。借手(假手)。5.(有时跟“着”连用)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借着灯光看书。借出差的机会调查方言。“藉”
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é 1.人的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通称额头。2.牌匾:匾额。横额。3.姓。4.规定的数目:名额。定额。总额。余额。空额。超额。额外。
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赐予。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赐顾。请即赐复。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厚赐受之有愧。
dòng [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yáng 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wān 1.水流弯曲的地方:河湾。2.海岸向陆地凹入的地方:港湾。渤海湾。3.停泊:把船湾在避风的地方。
guǎn 1.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馆。旅馆。2.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馆。领事馆。3.(馆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馆。照相馆。饭馆儿。4.收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博物馆。天文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5.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坐馆。家馆。
jiàn 大型军用船只;军舰:舰队。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bǎn 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cái 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xiān|xiǎn [xiān]1.新鲜:鲜花。鲜肉。2.明丽的:鲜红。鲜艳。3.(味道)美好:味道很鲜。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鲜。尝鲜。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鲜。[xiǎn]少:鲜见。鲜有。
shū 1.运输;运送:输出。输油管。输电网。输氧气。2.捐献(财物):输财助学。3.在较量时失败;败(跟“赢”相对):决不认输。输了两个球。
zé|zhái [zé]1.挑选: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两者任择其一。2.姓。[zhái]1.义同“”(zé):择菜(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2.分解并理清(混乱的线、绳等):费了半天劲,才把那团乱毛线择开。
hūn 1.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未婚。2.婚姻:结婚。
yā|ya [yā]1.表示惊异:呀,下雪了!2.形容开门的摩擦声等:门呀的一声开了。[ya]“啊”受前一字韵母a,e,i,o,ü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马跑得真快呀!。大家快去呀!。你怎么不学一学呀!。这个瓜呀,甜得很!
mèi 1.妹妹,称同父母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姐妹。小妹。2.称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表妹。3.年轻女子;女孩子:打工妹。农家妹。
lún 1.人伦:伦常。伦理。五伦。天伦。2.条理;次序:伦次。3.同类;同等:不伦不类。比拟不伦。英勇绝伦。4.姓。
访 fǎng 1.访问;探问:访友。来访。2.向人询问调查:访查。采访。
líng 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3.欺侮;侵犯:陵压。4.姓。
chéng 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páo|bāo|pào [pào]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烧;烤(食物)。[bāo]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炮羊肉。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1.在外地做客;旅行:旅客。旅途。旅日侨胞。旅京同学会。2.旅行的人;离家在外的人:行旅。商旅。3.同“”。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下辖若干营。5.指军队:劲旅。军旅之事。6.共同:旅进旅退。
xiāo 1.熔化金属:销金。2.除去;解除:撤销。销假。把那两笔账销了。3.销售:供销。畅销。脱销。兜销。一天销了不少货。4.消费:花销。开销。5.姓。6.销子。7.插上销子。
é 1.时间很短;突然间:俄顷。俄而。2.姓。3.指俄罗斯。
jiàn 1.强健:健康。健全。2.使强健:健身。健胃。3.在某一方面显示的程度超过一般;善于:健谈。健忘。4.姓。
xì|hū [xì]1.玩耍;游戏:儿戏。嬉戏。2.开玩笑;嘲弄:戏弄。戏言。3.戏剧,也指杂技:京戏。马戏。一出戏。这场戏演得很精彩。4.姓。[hū]见〖於戏〗。
hán 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姓。
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1.戏剧:演剧。话剧。独幕剧。这个剧的主题很鲜明。惨剧。丑剧。2.(Jù)姓。3.猛烈;厉害:剧烈。剧痛。剧饮。剧变。加剧。
dǐng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顶。屋顶。山顶。塔顶儿。2.用头支承:顶碗(杂技)。顶天立地。他顶着雨就走了。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4.用头或角撞击:顶球。这头牛时常顶人。5.支撑;抵住:拿杠子顶上门。列车在前,机车在后面顶着走。6.对面迎着:顶风。顶头。7.顶撞: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就顶了她几句。8.担当;支持:活儿重,两个人顶不下来。9.相当;抵:他一个人顶两个人。10.表示程度最高:顶好。顶喜欢唱歌。
* 网站为您提供左右结构的汉字有哪些,左右结构的字大全。